网络安全建设刻不容缓 标准体系建设成果显著
该标准是信息安全鉴别与授权标准体系及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架构中重要的基础标准,更是全国首个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鉴别的网络安全国家标准。从满足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与信息安全总体要求出发,充分考虑当前人脸识别系统创新发展需求、用户接受度和技术成熟度现状,结合我国当前的信息安全技术发展水平,深入分析ISO、ITU、NIST、FIDO等国外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生物特征识别相关技术标准内容,使得利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身份验证有标准可循。 该标准的发布是推动我国人脸识别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的里程碑,丰富了我国以人脸识别为核心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体系和应用场景,真正发挥了标准的技术引领作用。 (二)《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标准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新标准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 首先,显明的时代特征。新标准要求,全面使用安全可信的产品和服务来保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是落实国家法律和战略任务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等级保护跨入2.0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次,创新的技术体系。它主要包括构建科学的安全体系框架、创立主动可信的防护架构以及筑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线。以构建科学的安全体系框架为例,针对图灵计算模型缺少攻防理念,在体系框架上无安全防控机制问题,新标准将基本要求、测评要求和安全设计技术要求的体系框架统一为:以安全可信计算环境为基础,以可信区域边界为安全隔离,以通信网络安全为可信连接,建立以安全管理中心为核心支持的三重安全防护体系。 第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新标准推动创新发展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3.0产业,从而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作为落实新标准的基石,为可信计算产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也为整个信息网络产业发展构成了前提和保障,将产生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