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核心供应商逃离?历经磨难的华为如何突围?
华为海思也加大了在其它芯片产品上的布局,比如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AI芯片昇腾系列、基站芯片天罡系列、电视显示芯片鸿鹄系列、可穿戴产品芯片麒麟A1、用在路由器产品上的凌霄系列等等。在目前的华为手机里,已经大量采用了自家的海思麒麟处理器。 尽管很难快速恢复到巅峰期,但这一系列“备胎”计划,已经初见成效,让华为一步步走出限制的困境。这也就让美国这次施压的对象,变成了芯片制造商。 华为大楼,图源其官网 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第17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所说,“华为不具备芯片设计之外的芯片制造能力,我们还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求生存是华为现在的主题词。” 在制造端,华为仍然高度依赖台积电,如果台积电最终中止合作,华为也还有中芯国际这一“备胎”,可以使用国产设备完成一些芯片订单。 华为目前有部分的芯片由中芯国际代工。麒麟710A,就是由中芯国际代工的,14nm工艺的芯片。目前已应用在华为低端手机产品中。 尽管中芯国际的工艺水平落后于台积电,但目前也在快速发展,中芯国际联合CEO梁孟松去年底就曾表示,12nm芯片已经进入客户导入阶段,10nm 芯片正在研发。 在等待国产替代品的同时,华为会想尽办法在全球寻找“备胎”,距离新禁令实施还有一百多天,华为还可以思考很多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时隔一年,华为的境遇依然困难重重,不同的是,华为不再那么措手不及。 迎难而上,慢慢实现自主可控,是华为接下来的主要命题,正如华为近期的表态: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