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区块链与物联网,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的“三大件”
在上周的文章《广东 1800 亿打响新基建第一枪,河南、陕西工业互联网投资迎头赶上,500 个项目揭示最佳赛道 ...》中,我们重点追踪并分析了已公布具体信息的 466 个工业互联网新基建项目及内涵,并且形成了一张总览全国性工业互联网项目分布的气泡图。 这次的新基建,让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搭载在具有周密计划、覆盖全国重点区域、超大规模的集体决策智慧之上。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颇具价值的发现。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同样被列入新基建的范畴。 在 4 月底由国资委和发改委同时召开经济运行例行发布会上,首次明确划定了新基建的范围。物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区块链、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基础设施的代表,共同属于信息基础设施这一层面。 就像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是工业时代的“三大件”。人工智能、区块链与物联网,正在成为智能时代的“新三大件”。 加之新基建和新冠疫情的不期而遇,成为了人类社会数字化迁徙的助推剂,让新三大件之间的耦合越来越紧密,落地越来越加速。 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跨越的分水岭已经出现。 你肯定知道,近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是石油价格的暴跌。这是一次金融市场发生的踩踏事件,也是一次新旧能源转换的标志性事件。工业文明,石油是能源;智能文明,数据取代石油,成为“新能源”。石油价格的下降在意料之中,却没有想到如此极端。 万向区块链董事长肖风的评论一语中的:“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由于石头没有了。石油时代的结束,也并不是由于石油没有了。数字时代的开始和信息时代的开始,替换掉了这些东西。” 在新旧能源转换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发生的并不是连续性变化,而是阶跃式的变。这种阶跃式跳变的背后,蕴含着多重因素到达临界点,从而触发整体性跳转的必然性。 举个例子,恰如当年 iPhone 的惊艳亮相和快速普及,看似是乔布斯创造了“现实扭曲场”,带动了智能手机的阶跃式普及,而其背后实则蕴含着偶然当中的必然。 当时,经过各种研究机构和顶尖企业的分析,都认为智能手机要想开花结果,必须满足三项条件,缺一不可。 第一,是手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要大幅度提高,这个能力从 2001 年到 2008 年成长了 24 倍。第二,是通信速度要加快,同样该能力这在 8 年间成长了 375 倍。第三,是屏幕分辨率,也就是画面精细度的提升,其也成长了 24 倍。 各项数据都共同指向,这三个条件将在 2008 年左右成熟。因此,乔布斯以 2008 年为目标开发出 iPhone 手机,并非偶然。 与苹果同步做好了暗中技术储备的还有谷歌和微软。 硅谷天使投资人保罗·拉汉姆曾说:“当你看到有人利用新技术为人们带来某种以前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时,他们很可能就是未来的赢家。而那些仅仅是对新技术做出‘反应’,以期保护现有的收入来源的人,则很可能是输家。” 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是否已经到达了临界点? 这篇文章将为你全面展示各种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和内容,帮助你对技术发展的现状作出恰当的评估。 01、能源石化行业率先吹响号角 在以数据作为“新能源”的阶段,每一家企业都会成为数据资产公司。 区块链与物联网相结合的落地,需要在整个行业范围内取得广泛的共识和应用,才能跨越转折点(TurningPoint),迈入良性发展阶段。 5 月 15 日,一份名为《能源石化交易行业区块链应用白皮书》的发布,带来了明确的信号。 这份白皮书汇聚了众多头部企业,由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麦格理集团大宗商品及全球市场、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联合发布。 有别于简单的共同发布,这份白皮书还得到了上述企业管理层的联袂力荐,在区块链应用史上可谓首屈一指。 能源石化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也包含跨越行业的发展共性。 “重、重、高”三个词可用来描述能源石化行业的关键特征,即重运营、重资金、高风险。 重运营是指,能源石化市场交易执行环节繁杂,较多纸面工作,十分耗费人力重资金是指,单笔交易金额大,是很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高风险是指,执行过程繁琐、周期长、规模大,加上竞争加剧,风险高而毛利薄 那么区块链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到底解决了行业中的什么问题?这就涉及到区块链应用与行业融合的本质。 任何技术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前提是,它是否有助于突破产业链瓶颈,是否能够创造独特的价值,甚至改写原有的体系和制度。 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石化产业链,从上游的勘探开发、到中游炼油化工、再到下游终端市场销售,主要特点为链条长、周期长、参与方众多,同时涉及庞大且复杂的跨境交易和国际结算。 与很多行业的产业链形态类似,分工协作的细化有利有弊。现阶段能源石化行业的主要矛盾是产业链众多参与方之间摩擦不断,产业链整体运作效率无法提高。 能源石化交易的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自上游至下游贯穿整个产业链,传统交易模式下以“重、重、高”为关键特征的背后是三流的不通畅和割裂。 信息流、实物流和资金流的瓶颈限制了产业链上价值的高效传递和整体产业链的边际收益,利润空间正逐渐被压缩,产业链瓶颈亟待解决。 利用传统的 IT 技术,产业链的企业之间,通过约定等形式,在信息沟通、流程优化、契约形式优化等方面进行努力尝试,以期提高运营效率,平滑交易流程。 然而,随着中国能源市场的逐步放开,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营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开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和更高的市场活跃度增加了交易的复杂性和信任壁垒,行业效率问题进一步凸显。 根据白皮书的分析,区块链通过逐步实现能源石化交易行业的信息流、实物流和资金流的数字化,解决三流割裂的问题,完成产业链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产业价值传递。 基于三流合一,为产业带来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和价值创造的机遇,实现能源石化交易行业数字化生态 1.0 阶段。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