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5G手机普及期:“浅滩战”与芯片赛点

发布时间:2020-04-27 09:47:32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站长网
导读:在这个无比特殊的春天里,5G手机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消费市场亮点,给大环境带来了新的希望。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0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20年1-3月,全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406万部,接近同期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三分之一。在此期间,国

在这个无比特殊的春天里,5G手机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消费市场亮点,给大环境带来了新的希望。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0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20年1-3月,全国5G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406万部,接近同期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三分之一。在此期间,国内共发布了43款5G手机。产品发布速度堪称前所未有。

一方面是5G商业红利的顺利打开,另一方面是手机厂商面临多方压力,必须在5G产品上孤注一掷。二者结合,在短时间内造就了一个十分特殊的局面:消费者想买5G手机,但新出炉的5G手机未免也太多了吧?目前这个阶段,毫无疑问可以称之为5G手机普及期的起点,各价位的5G手机产品开始加速上市。

而正因为价位全面覆盖、新产品众多、宣传话术五花八门,所以更需要一些坚实可信的5G产品价值评判标准,用户需要知道此5G和彼5G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发现有一个因素确实在造成5G体验的直接差异化,那就是芯片。

5G手机普及期:“浅滩战”与芯片赛点

手机市场有这样一个“常识”:旗舰级看特殊能力,普及市场看核心能力。在5G手机渗透到各价位阶段时,必然会出现配置因成本而调整。这种情况下,就把市场重点关注的核心能力暴露了出来。

所以说普及市场是一场“浅滩战”,厂商和供应链需在有限制的前提下,关注重点能力和用户核心需求。就像潮水褪去,沙滩上的礁石被暴露出来,用户更能清晰勾勒面对5G大潮的抉择模式。

5G手机普及期:“浅滩战”与芯片赛点

4月23日,nova 7 pro和nova 7、nova SE发布。这一系列搭载了麒麟985,以及不久前刚刚发布的麒麟820。至此,华为已经展示出了今年5G SoC芯片的全部阵容,并且有了产品交付。对比市面上的5G芯片解决方案,会发现华为率先完成了全系列芯片的5G SoC,以及对AI、摄影、游戏等领域的提升。

让我们以此为契机,聊聊市面上5G芯片的核心对比。我们知道,移动芯片是一个比拼布局精准的长线战略空间,对未来的预判将显著影响市场走向。当5G手机走向普及化阶段,芯片原点正在更清晰构筑产品体系的差异化,形成用户判断和选择5G产品新的指南。

5G SoC和外挂基带,带来的重量和体积差异无法忽视

我们知道,目前市面上能够看到的5G移动芯片提供厂商,有华为海思、高通、三星、联发科和紫光展锐。然而真正能够大批量产上市,形成产业体系的只有华为海思和高通。所以三个月多达40款的5G手机,可以看到主要是基于麒麟系列芯片的华为和荣耀,对阵基于高通骁龙系列芯片的若干厂商。

去年下半年,高通发布了自身面向5G商用市场的解决方案。其中骁龙865芯片采用外挂X55 5G基带的方案,而面向普及市场的骁龙765G,则将X52 5G基带进行了SoC化。这样的策略当然有广泛的战略考量,比如高通主要面向的北美市场5G建设相对滞后,让旗舰芯片尽快完成SoC可能带来较大的成本浪费。

5G手机普及期:“浅滩战”与芯片赛点

而相对于高通,华为则采取了全系列进行5G SoC的策略。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首发了旗舰级5G SoC麒麟990 5G之后,华为持续推动了5G能力进入更广阔产品空间的战略。在去年麒麟810集成了NPU单元,实现了AI普惠化之后,今年可以看到5G普惠来得更迅猛了一些。来到2020年,3月,华为发布了8系列全新5G SoC麒麟820,采用自研华为达芬奇架构NPU,升级了Kirin ISP 5.0,采用了BM3D单反级图像降噪技术和双域联合视频降噪技术,解决夜晚、暗光环境下照片和视频拍摄中出现的噪点问题。华为在4月又发布了5G SoC新成员麒麟985芯片,其中同样集成了5G Modem,支持5G手机实现双卡业务并发功能,支持NSA/SA双架构和TDD/FDD全频段,成为了全网通5G SoC,尤其针对5G弱信号、高速行驶的高铁、地铁等复杂通信场景进行优化。

5G手机普及期:“浅滩战”与芯片赛点

可以发现,这两款芯片虽然有市场定位的不同,但在5G SoC、5G体验,以及AI、游戏、摄影等关键能力上进行了一以贯之的全面保留。这也造成了众多5G产品的第一个分水岭——SoC与否带来的价值观差异。

我们知道,外挂基带方案往往在网络代际更迭初期被采用,以此来应对成本压力和供应链压力。但是外挂网络基带也有显著的问题,比如高通865外挂X55,直接带来了手机处理器占据空间的加大,这将带来产品的厚度增加、重量加大。而与此同时,外挂基带还可能带来网络在4G、5G切换间的卡顿和过高耗电,影响手机整体体验。

这样对比下来会发现,即使搭载了骁龙865+X55外挂基带的高端机,也很难在5G综合体验与产品轻薄上战胜搭载麒麟985甚至麒麟820的nova系列。这个差异化的根源,是华为在5G领域的长期布局和投入,最终能够比业界更快实现处理器全系列SoC化,进入了更适合实现普惠5G的产业形态。

也许有人会怀疑,高通的骁龙765G不就完成了5G SoC吗?在这个领域,又突显出另一个芯片带来的5G市场差异化问题。

普及市场,也需要卓越的5G性能

这里我们可能要理清一个关键问题:5G作为网络技术,是否应该在普及期给客户带来一个“打折版”?从3G到4G时代以来,常识上我们显然不认同这一方案。因为网络性能应该是各档位终端相差不多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基于网络的应用创新才能达成普惠,创造规模效应。

而面向普及市场的高通5G SoC芯片骁龙765G,集成的却是X52基带。业界普遍认为这款基带的5G网络上下行速率只有X55基带的一半。这导致很多搭载骁龙765G芯片的5G手机,为消费者奉上的是打折版本。而只有一半速率的5G对比4G有多少优势呢?这又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了。

5G手机普及期:“浅滩战”与芯片赛点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