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红利大,搅局者RISC-V正在突围
相比于市场上任何一种指令集,RISC-V着实属于萌芽期,有企业在积极投入,还有众多企业在密切关注。有数据显示,中国有300家以上公司在关注RISC-V或以RISC-V指令集进行开发。联系到上海市经信委2018年发布的RISC-V支持政策,可想而知中国对于RISC-V的兴趣正在自上而下凝聚成为共识。 RISC-V在物联网市场大展拳脚 X86和ARM在物联网领域的限制,主要是成本的问题,包括产权费用。RISC-V指令集开源的特点,使得企业可以节省这部分的经费,同时RISC-V支持模块化和可扩展,支持用户使用和修改架构后进行商用,且不做代码上的公开,保护了企业的商业利益,这与另一例开源指令集项目OpenRISC强制企业共享任何的创新有本质不同。此外RISC-V目前已获得大量的开源实现和流片案例,在进程上相比其他开源项目更加领先。 尽管如此,RISC-V目前也没有和ARM对打的能力,原因主要是生态和软件成熟度的问题,以及缺乏商业成功的典型产品,类似当年ARM+苹果,ARM+安卓的案例。 在此可以多提几句,为什么总是要如此强调生态?笔者认为,这里说的生态包括开放架构标准+硬件生态+工具链软件生态+应用软件生态等,生态形成以后,开发者可以快速上手,相应的软硬件应用将实现大规模爆发。 所以短期内,ARM依然会占据中高端市场,RISC-V主要在一些碎片化的新兴市场展开应用,比如物联网领域的轻终端场景,这些场景有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但是往往程序不用大改、对软件生态的依赖性不高、出货量又很大,符合RISC-V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就像去年TWS蓝牙无线耳机大火,结合该应用需要考虑小型、快速、低功耗的特性,紫光展锐对应推出了采用RISC-V处理器的TWS真无线蓝牙耳机芯片—春藤5882,中科蓝讯选择RISC-V指令集作为蓝牙SOC指令研发的基础,这两家在TWS芯片方面都已实现大规模出货。 另据分析机构Semico Research预测,到2025年,市场将总共消费624亿个RISC-V CPU核心。虽然和基于Arm出货量在2019年10月就超过1500亿相差甚远,但不妨碍产业畅想未来物联网是否真的能催生新的IP公司。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