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精灵、百度、小米你追我赶,谁能笑到最后?
其实,眼下上演的智能音箱“三国杀”,三巨头各有优势。天猫精灵的优势是零售渠道和品牌联动,与星巴克、百威等品牌联动大大提升对用户的吸引力,并在语音技术和AIoT生态方面领先;百度强于补贴,目前仍是补贴最大的一家;小米则擅长供应链和品牌宣传,可以更好地控制硬件成本,并建立用户品牌认知。 不过,真正决定智能音箱下半场胜负手的是生态建设,2020年是关键一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下一步决定用户品牌选择的因素,以及决定智能音箱市场发展速度,将越来越多地从产品价格本身,转变为智能音箱背后连接的设备、内容与服务,而且生态一旦形成,将具有极强的粘性与扩张性。 换言之,对于天猫精灵而言,想要突破现有的“三足鼎立”竞争格局,迈向“一超多强”,成为最大赢家,就必须持续发力生态建设,并在生态之争中遥遥领先。百度、小米亦如此。不妨来看看它们各自进展如何: 天猫精灵方面,依托家大业大的阿里系,天猫精灵内容生态和服务生态建设从不输于人,即便遇上智能家居生态建设这块难啃的骨头,也颇有建树。截至目前,其AIoT生态已合作900多个家电品牌,涵盖智能家电方方方面,可连接智能设备超过2.35亿台。而它们与天猫精灵合作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多数品类IoT新物种客单价高于行业平均客单价约22.3%,2019年双11智能设备品牌更是摘得41项品类第一。 百度方面,早在2018年3月,百度就成立智能生活事业群组,在生态整合和开发者扶持等方面表现积极,其优势主要集中在连接内容和服务,比如引入视频、电视直播、音乐、教育、家庭互动游戏、儿童模式等富媒体内容,在连接设备上则相对薄弱。 小米方面,经过5年多努力,小米建成了业内首屈一指的AIoT生态链,去年11月更首次明确IoT品类1+4+X战略,其优势劣势都很明显。优势是起步早、相对完善,劣势是开放性不足,无法做到像阿里、百度那样全面开放,尽可能将更多合作伙伴纳入自家生态版图。 目前来看,三巨头的生态之争并未分出高下,但似乎已出现天猫精灵占上风的苗头,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就交给时间去回答。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