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人脸识别、文字识别、智能机器人、图像分析、AI行业应用!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为什么每次神舟升天都携带种子?背后市场庞大太空育种有优势

发布时间:2023-08-03 10:00:5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   中国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都获得了辉煌的成果和进展——尤其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飞跃性的提高;在开拓了种植园式现代化农场的同时还在太空中实现了农业生产;这样的
  中国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都获得了辉煌的成果和进展——尤其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飞跃性的提高;在开拓了种植园式现代化农场的同时还在太空中实现了农业生产;这样的成果与高科技力量密不可分,是不言而喻的。
 
  2021年6月17日,“神舟12号”升空,执行本次任务的3名宇航员,是我们国家空间站的首批访客,他们将在太空飞行3个月。此外,他们还携带了29.9g南靖兰花种子,像以往所有的神舟飞船一样,飞天时都会携带一定数量的种子。比如“神五”把1kg种子带了上去,“神六”带上太空的种子是灯盏花等,“神七”带去的是蔬菜种子,达到了87种之多,“神八”带去的种子是红豆杉等,“神九”带去的种子是普洱茶,“神十”带去的种子则是人参。那么,为何每次神舟升天都携带种子?背后市场庞大,太空育种有优势。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非常多,所以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僧多粥少,不少老百姓为温饱发愁,也有一些人饥饿到一定程度,只能吃树根野草,甚至有人在吃不到饭的情况下,活活被饿死。一直到80年代末,国内才实现了最基础的温饱,但从长远去考虑,粮食安全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且中国的耕地面积比较少,为了解决国内14亿人口的粮食问题,1987年,中国科学家就把稻谷、青椒等种子送上了太空,国家制定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等于人均耕地面积在1.5亩以内。
 
  实际上,国内在1987年的时候,就已经把稻谷、青椒种子等送上了太空,以解决中国人们的温饱问题。有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一些种子如果拿到太空培育,就会在宇宙特殊环境的作用下,发生遗传性变异,从而拥有更好的抗药性,并提高产量,比如在太空培育出来的一个大蒜,顶上了地球所培育出来的大蒜的2-3个。而2018年11月,太空果蔬在陕西杨凌展览,可以观察到植物如南瓜、番茄等已经在太空中进行过培育了,相比于地球上的同种类植物它们的体积大上好多呢。这就表明太空育种是一项造福人类的技术进展。
 
  尽管现在多数人已经满足了温饱,且伙食质量不错,但国内的粮食结构仍然紧张,尤其遇到什么特殊情况的时候,人们的粮食仍然存在着大风险。比如2020年,中国一共有61674万吨三大主粮食,能够满足14亿人口的需求,可中国的稻谷一年只种植4.5亩,而副粮进口却严重超标,就难大豆来说,一年进口了1亿吨,要是国内也产收这个数量的大豆,则需要农田7亿亩,如果中国要自己种植那么多大豆,稻谷、玉米无疑会减少种植面积,那么,太空育种就很有必要。
 
  据相关研究消息了解,品种留种后,品质、抗性会随着种植时间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差,产量也会越来越低,变得不适应种植,那么就需要培育出优质的品种。而被送上太空的种子,可以在特殊的环境下产生变异,比如变得抗毒害更强,产量更高等等。为此,太空育种是培育高质量、高产种子的主要育种渠道,能够在国内人口数量庞大,耕地面积有限,种植面积不足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实现粮食增产。
 
  太空育种有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农业技术结合而成,而宇宙射线能够宇航员携带到太空的一些种子基因变异,当然这中变异是非定向的,所以也有可能会退化,或者被杀死,也有可能会培育出口感更好,个头更大的果实。那些变异的种子回到太空后,并不能直接培育,还需要经过科学家的考察筛选,合格的才能够进行相关培育。而从87年到去年9月,被中国送上太空的种子达上万种,目前培育成功的新品种,被送到市场上的有三大主粮、南瓜、棉花等,种植累积达到了240万垧以上,创造了超过2000亿元的经济规模。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别是在粮食生产方面,不断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