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共享经济2020:陷入艰难求生困境,转型能否拯救亏损怪圈?
2020年对于共享经济而言,不啻于一场灾难。 从诞生至今,短短几年间,共享经济已经走过了初兴、热潮、乱象与复归平稳,唯一不变的对于这种模式能否走得通的质疑声从未间断。进入2020年因黑天鹅事件,对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无疑是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在共享经济行业,受冲击最大的是共享住宿、交通出行等线上线下融合程度高且必须通过线下活动完成整个交易闭环的领域。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2020年共享经济增速将因疫情影响而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预计在8-10%之间。在疫情影响下,众多共享经济在短期内都难以翻身,甚至就此大批退出商业舞台。 2020年,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头部玩家们生存纪实到底如何?在疫情未能完全解决之下,2021年共享经济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美股研究社对已在美股上市的几家共享经济公司进行了分析。 陷入盈利和估值困境成全球共享经济难题 在全球不少地方,共享经济已不是新鲜的词了,共享出行、共享充电宝、共享衣橱等共享方式,正在悄悄改变着民众的生活方式。尽管共享经济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来看该商业模式近几年的发展似乎还未能走出泥潭。 "高增长、高盈利、高亏损"似乎早已成为共享经济撕不掉的标签。事实也正如此,根据共享出行公司滴滴打车对外披露的信息,滴滴2012 年成立以来至2019年底从未盈利。有数据显示,滴滴 6 年累计亏损高达 390 亿元。 除了滴滴,已经在美股上市的Uber、Lyft、Airbnb和优客工场亏损情况也不容乐观,除了Uber在18年实现了9.87亿美元的净利润,基本上四家公司在近三年都处于亏损状态之中。 共享经济的这种高亏损特征与商业模式成本高昂不无关系。四家公司的总费用与支出都在连年递增,并且环比在2019年均达到了100%左右,这是因为共享经济公司依赖于大量的外部资本来扩大其网络,推广其服务,快速地向新市场扩张。 在烧钱模式下,Uber、Lyft、Airbnb和优客工场陷入融资扩张再融资的亏损怪圈,就算Airbnb在最近一个季度实现净盈利,还是在削减销售和营销成本,并裁减25%的员工之后实现的,并不是长久之计。 盈利难题在资本市场上最直观的表现是估值的多少,截至美股研究社发稿,Airbnb和Uber的总市值都超过了900亿美元,Lyft总市值为155亿美元左右,而优客工场仅4.95亿美元,而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滴滴出行以3700亿元(约合566亿美元)的估值位居第三。 从估值来看,Uber和Airbnb表现较好,其中Airbnb一经上市总市值超酒店巨头希尔顿和万豪市值之和,Uber之所以市值较高是由于其在外卖领域的发展而非本业出行业务。 而Airbnb也是由于其在旅游行业的发展遭到投资者的看好,但其估值目前也存在疑问。此前Gordon Haskett分析师Robert Mollins将爱彼迎的目标股价从"买入"下调为"跑输大市",目标价为103美元,这意味着下行区间为目前股价的近三分之一。 Mollin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告诉投资者,与其他在线旅行社如Booking Holdings和Expedia 相比,爱彼迎的股票估值"过高"。这位分析师说,爱彼迎的估值应该高于同行,但不是300%-400%的溢价。Mollins仍将爱彼迎视为长期持有的核心资产,但"出于价值考量,将其评级下调"。他认为爱彼迎的股价在未来几周将面临压力。 而Lyft和优客工场的估值自是不必多说,目前来看是比较低的,而中国的共享出行独角兽滴滴虽然根据胡润研究所的估值比较高,但同样要指出的一点是滴滴并未把业务的重心完全放在共享出行上,目前也在角逐社区团购这一完全不搭边的业务。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共享出行独角兽都存在着盈利难的问题,即使可能目前的估值情况比较乐观但依旧存在部分投资者和分析师看空的情况,并且共享经济本身的模式难以盈利独角兽们也心知肚明,致力于发展其他更多元的业务以弥补短板。 向右深耕还是向左多元化战略,共享经济巨头共同面临十字路口抉择 对于共享经济独角兽而言,深耕还是多元化这是一道很重要的命题,而这场命题的答卷者们在疫情的催化下渐渐明朗起来。 以共享打车为例,作为美国共享打车行业的两大巨头,为何Uber和Lyft的总市值相差如此之远?一个只有一百多亿美元,另一个有九百多亿美元,这与他们在疫情中的表现不无关系。 从今年以来的三个季度净亏损情况来看,uber的净亏损环比在不断收窄,而Lyft的净亏损环比在不断扩大,这与他们的发展战略有极大的关系。疫情期间由于人们的出行需求减少,共享打车业务受到冲击,Uber的外卖业务却得到了很好的增长。 今年以来的第二第三季度中,Uber的外卖业务收入连续两个季度超过核心打车业务收入,其中第三季度外卖业务收入为14.51亿美元,同比增长125%,比第二季度增长了20%。并且uber于今年7月以26.5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市场排名第四的外卖公司Postmates,并与Grubhub、DoorDash形成美国外卖市场三足鼎立的全新竞争格局。 而Lyft更专注于北美市场的打车服务,因此近几年在这一业务上逐渐抢夺着Uber的市场份额。根据eMarketer的预估,2020年美国74.5%的汽车共享用户将使用Uber,而使用Lyft的用户比例为54.0%。未来三年,Lyft在该市场的份额将继续以比Uber更快的速度增长。 事实上,从股价表现上看,便能看出Lyft应对风险的能力明显偏弱,因此股价的回升也相对较慢。在美国市场的客流量还未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对于只专注于北美叫车市场的Lyft,无疑是雪上加霜。而Uber却因为多元化发展战略有更高的风险抵抗能力以及收缩了亏损的情况。 除了共享打车领域,共享住宿和共享办公依旧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受疫情影响国内的小猪短租、途家等业绩滑坡,即使是被称之为民宿鼻祖的Airbnb也不能免俗,但不同于小猪短租、途家以及酒店巨头希尔顿万豪的是,Airbnb的业务基于共享住宿却又延展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