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赋能智慧旅游 驴迹科技CEO臧伟仲这样说……
12月22日晚,作为2020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获奖企业代表,驴迹科技创始人兼CEO臧伟仲先生接受了腾讯财经栏目《奥平时间》在线连线直播访谈,围绕“互联网如何赋能智慧旅游”这一主题与知名财经学者张奥平、德勤华南区审计合伙人蔡建斌两位大咖,从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数字文旅、旅游大数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腾讯新闻客户端统计数据显示,本次直播吸引了超过36万用户在线观看,反响十分热烈。 (本次直播截图,来源:腾讯新闻客户端) 以下为臧伟仲先生本次访谈实录(有删改): 奥平时间:目前驴迹科技能提供哪些服务或功能?业务体系是怎样的? 臧伟仲:驴迹科技成立于2013年12月,立足景区导览和全域导览两大核心战略,专注于导游软件、全域导览系统的研发以及旅游相关配套业务的发展,现已形成以在线电子导览和智慧管理服务系统为支撑的旅游生态圈。 我们的业务体系包括:在线电子导览、SaaS产品(数字中台和智慧管理服务系统)、一部手机游、驴迹VR、目的地营销、景区共享玩乐设施、全域旅游解决方案等等。作为全球知名的智慧旅游产业解决方案专家,驴迹的产品网络立足国内,辐射全球。 奥平时间:公司未来布局和所斩获的阶段性成果? 臧伟仲:在有关政府部门利好政策和投资者的支持下,驴迹科技积极响应“智慧旅游”、“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等行业发展政策,依托于产业生态平台,分别携手腾讯与高德打造了“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和“未来景区”项目,且与国内多家旅游局建立了深度合作。在2020年年初,我们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在线电子导览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阶段性成果上,以2018年全年交易总额计算,我们的在线电子导览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6.2%。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驴迹科技已经与国内32家OTA平台建立了合作,为全球22044家景区建设在线电子导览系统,覆盖了中国的11674家旅游景区,包括中国的278家5A级旅游景区及2170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文旅4.0时代,我们希望在“新基建”的时代浪潮以及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的战略背景下,以5G、物联网、工业 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 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研发出更多旅游产品,帮助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症,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特色服务内容,拓宽景区的消费触点。 我们结合公司自身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邀请100+专家,成立驴迹文旅领域专家智库,从理论到实践,360°把脉文旅行业发展。打造一篮子全域旅游解决方案和智慧景区解决方案。为国家文旅融合添砖加瓦。 奥平时间:什么是智慧旅游?智慧旅游的核心是什么? 臧伟仲:在我看来,智慧旅游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终端上网设备,游客能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特色旅游营销内容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景区运营者或政府管理部门及时发布相关旅游动态,让人们在了解后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近年来,国家、地方、景区不断加强智慧旅游建设,逐步实现了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智能讲解等。 从驴迹科技多年的服务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智慧旅游的核心是产业数字化。数字科技可以为文旅融合赋能,使旅游信息在传播手段和载体方面发生重大的转变,目前主要在体现在5G通讯技术的商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以及以智能手机作为主要传播终端。通过产业数字化,智慧旅游可以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更加广泛的分享、更有效的互动和更有质感的体验。 奥平时间:旅游需要动起来,发生地理位移;而信息技术致力于使人“宅”起来。以高度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智慧旅游”,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 臧伟仲:这实际上是一种旅游方式的改变。我们都知道旅游是以人口流动为基础的,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现在跨境游的风险比较高,很多国家或者地区不得不通过“旅游气泡”计划来恢复一部分旅游经济。我们的国内旅游市场,任何旅游经营活动也必须以疫情防控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智慧旅游的方式可以让游客通过在线的方式率先“种草”心仪的旅游景区或者目的地,比如通过电子导览的语音讲解去了解详细的旅游信息、游览路线;通过VR实景浏览景区在不同季节的景色;通过直播去了解景区的特色活动等等,等到时间充裕或者疫情缓和之后再去实地畅游。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导致游客的“宅”与旅游出行的“动”看似是相悖的,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信息技术带来的旅行方式变化,也是疫情倒逼旅游行业发生的服务内容升级的直接体现。在疫情防控之下,这两者相辅相成,给人一种“身未动,而心已远”的感受。 奥平时间:什么是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有什么区别? 臧伟仲:全域旅游是指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或者支柱产业,拉动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优化与调配,使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而智慧旅游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它更多体现在技术手段上,主要是传播手段、传播载体以及通讯技术的变化。两者的区别明显,但也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需要通过智慧旅游来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成果则需要通过全域旅游来获得最直观的体现。 奥平时间:全域旅游模式的规划与传统旅游时代的规划及景点旅游模式的规划有何不同?全域旅游规划有哪些特性? 臧伟仲:传统旅游的着眼点容易局限在单一景区或者单个旅游目的地,追求旅游资源或者设施的稀缺性和新颖性,但这也容易受到时效性的限制。因为可能你某个项目爆红之后,就容易被其他景区争相模仿(比如这两年爆火的玻璃桥),同质化严重。 而全域旅游讲究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全面、均衡、协调发展,通过有效的资源调配产生旅游协同效应,达到共赢的局面。所以全域旅游在规划上更加着眼全局,它跳出传统旅游的小格局,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区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 全域旅游规划的特性: 一、全空间整合,“全域”意味着不再从局部或者单一的角度看问题,而是要将区域内的旅游业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景区、酒店、餐饮等上下游的产业链都要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来考量实际问题和发展思路。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