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出租车,黎明背后:如何“授人以渔”?
一位出行市场投资人认为:“出租车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出行市场,单靠补贴提高订单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从服务、体验和效率这些环节入手,从更深的层面去推动变革。出行平台作为用户、司机等各方参与者的连接者,应该发挥主体作用。” 然而,纵观目前入局出租车市场的出行平台,大多是聚合型平台。例如,打开APP输入起终点后会发现,“打车”一栏出现了很多种出行方式供用户选择。然而,当聚合模式下,出租车作为运力选择之一,提供给用户时,或者平台给出租车乘客提供出租车补贴时,看似让出租车司机得到了更多用户,但如果出租车司机的用户体验差,服务不足等痛点得不到彻底解决,用户最后依然会流失。 目前来看,现有出租车业务的平台中,仅有嘀嗒出行从一开始就公开承诺了永远不做快车专车。 时至今日,嘀嗒出租车业务已进入86个城市,并与其中21个城市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嘀嗒出行9月1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8月,嘀嗒出行累计注册出租车司机数量超过190万,累计认证通过出租车司机数量超80万,橙星出租车司机数近14万。接下来,嘀嗒出行将会把“西安模式”复制至沈阳、徐州及南京等其他城市。 “数字化升级已是国家对出租车行业的整体战略之一。通过科技赋能和模式创新赋能巡游车,必须兼顾司机、乘客、主管部门等各方,还要提升出租车行业管理更加高效化和精细化,政府监管更加精准化和定量化。”上述业内人士认为。 对此,嘀嗒出行早已有了清晰的战略规划。从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大数据和新模式,扬招模式升级、扬招与网招融合两大角度入手,对传统巡游出租车的服务体验,运营效率,管理效率,监管水平进行革命性和系统性创新,以实现让用户更舒心,让司机更开心,让出租车公司更省心,让政府更放心,最终实现扬招网约的双向增量发展。 在嘀嗒出行看来,出行平台通过为出租车行业带去更多的用户和订单,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司机提升收入,改善职业生存状态,但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帮助巡游车从业者打破传统惯性思维,树立开放的,拥抱市场和竞争的思维和勇气,同时,努力变革扬招模式的天然短板,方能助力巡游车行业夯实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 与网约车市场不同,出租车行业发展体系早已趋于固化,正因如此才有巨大的待挖掘空间。但想要让出租车行业跟上互联网的发展节奏,不仅需要各方投入更多耐心和精力,更需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神。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