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腾讯ConTech大会:基于信赖,30位全球顶级嘉宾带用户打开眼界
12月3日,2020腾讯ConTech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心怀好奇 打开眼界”为主题,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全球畅销书《枪炮、病菌与钢铁》《剧变》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全球畅销书《灰犀牛》作者米歇尔·沃克、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奥运冠军邓亚萍、著名神经生物学家鲁白、嫦娥一号任务01指挥员李本琪等近30位全球顶级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他们从科学、医学、文娱等行业角度,解析最前沿的时代信息,满足用户好奇,助力用户打开眼界。 需求进化,用户需要“价值获得感” “用户的需求推动着整个内容生态的进化。”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表示,内容推荐正走向“算法+身份认同”的阶段,用户对专业和权威内容更有信任度,同时内容消费遇见信任度金字塔,人们更喜欢信任和阅读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平台,应该抓住用户和创作者的核心诉求,驱动创作者和用户的双边收益最优化,消除双边收益的错配和冲突,共同追求生态的“绿色GDP”。 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 “内容消费存在‘规模不经济’的现状,核心在于低质量内容蔓延,消费更多并不意味着收获更多。”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指出,据企鹅智库《数字内容产业趋势报告2020-2021》显示,有超过60%的用户在抱怨假新闻、标题党和低质内容,超过70%的用户把信息的真实性作为内容消费的第一价值诉求。 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 在过去一年里,腾讯新闻以ConTech技术为底层机制,融合机器学习和人的专业知识,全面升级致力于辟谣的“较真”机制。从2020年初至今,腾讯新闻共提供了超过4400条辟谣原创内容,产生了约17亿次浏览量,其中和新冠肺炎相关的内容有700多条,直接产生了超过10亿的浏览量,触达了约3.5亿用户。 内容进化,公众信赖成创作基准 “在真实的基础之上,优质的内容是值得信赖的阶梯。”腾讯新闻产品总经理冯涛在会上表示。 腾讯新闻产品总经理冯涛 腾讯新闻正通过科技赋能落地内容价值主张,让用户不止满足于眼前的兴趣,更能发现更多精彩。过去一年,仅腾讯新闻繁星计划就有4万优质创作者参与,累积生产优质内容72万篇,并涌现出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学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等一系列优质创作者。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卡尔·萨根奖获得者、腾讯新闻知识官 郑永春 在腾讯新闻知识官郑永春看来,“不管探月还是做科普,最关键的还是要接地气,要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每一次科普都是基于长期专业的积累。”腾讯新闻较真合伙人云无心则用实际案例讲解了腾讯新闻较真合伙人的工作机制,并表示“破除谣言,传播科学知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我称之为科学较真力。”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学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腾讯新闻较真合伙人 云无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优质创作者数量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90%,优质作者的周活跃度也达到了92%,同时优质作者的粉丝数量增长了74%。通过坚守双边价值,用户和优质创作者正在共享内容生态的正向循环。 眼界进化,用户渴望价值内容 正如陈菊红所指出的,新闻和新知内容能够为用户提供好奇心和获得感的双重满足。绝大多数用户渴望在获得资讯之后,能看到更有深度的图文报道、更系统化的专题汇聚、以及来自专家达人的解读。基于此,本次大会也邀请到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带来从疫情到航空航天,从人类自身到打开眼界放眼全球的深度解读。 全球畅销书《枪炮、病菌与钢铁》、《剧变》作者贾雷德·戴蒙德表达了他对新冠疫情的看法:“新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承认的全球性灾难,每一个国家都要面对它,没有国家能独自消除新冠,全球需要联手才能应对。” 面对人类社会遇到的同样严峻的问题,全球畅销书《灰犀牛》作者米歇尔·沃克表示,“现在股市的繁荣是对经济不景气的一种反常反应,当这一趋势放缓并最终停止时,这一泡沫终将爆裂,情况可能会比2008年的经济危机还要严重。”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携手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马兆远就全球疫情预判与科技战疫思辩进行了讨论,曾光指出“人类和病毒的斗争会永远持续下去,只不过现在的斗争是最新的回合。”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