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云原生容器新界面崛起 阿里云引领云原生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7 06:07:53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2020 年 双11,阿里核心系统实现了全面云原生化,扛住了史上最大流量洪峰,向业界传达出了云原生正在大规模落地的信号。这里包含着诸多阿里 "云原生的第一次,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 80% 核心业务部署在阿里云容器 ACK 上,可在 1 小时内扩展超百万容器。 可以说

围绕 “经济体调度 = ACK + 经济体扩展” 的总体思路,阿里集团内部迁移至 ACK 过程中的积累又能沉淀给云,丰富产品能力,帮助客户形成云上的竞争力。至此,阿里集团内部、阿里云、开源社区形成了非常好的技术合力,自研、商用、开源,三位一体融合互补。

自研、商用、开源,三位一体融合互补

技术和业务是相辅相成的,业务为技术提供场景促进技术进步;技术的进步反过来带动业务更好的发展。复杂而丰富的场景,提供了一个天然肥沃的土壤,进一步推动阿里技术的发展。阿里集团的技术一直持续保持先进。在过去,业内一直非常领先的中间件、容器、调度等各类技术,阿里都率先应用于业务,并将能力沉淀到云产品再输送给客户,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产生了广泛的引领者影响力。

但在新云原生时代,如何在云原生标准下持续保持这份影响力,我们看到了更多挑战。上述的阿里容器界面演进简史记录了一线阿里工程师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更抽象地讲,这些得益于阿里巴巴云原生技术体系自研、商用、开源三位一体的战略决策。

1. 阿里云侧的挑战

阿里云过去面对的用户大部分是普适性用户,而阿里集团内部场景的诉求是需要解决大规模、超高性能等问题,阿里云产品能否很好地兼顾和支撑是非常大的挑战。进一步考虑,如果我们能很好地抽象出大众用户的诉求,阿里集团对阿里云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好的“试炼场”。

2. 集团内部的挑战

船小好调头,而船大就没那么灵活了。过去业界独有的阿里集团内部庞大规模场景,现在反而是迈向云原生的包袱。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让阿里集团的技术能够快速融合和贡献云原生标准,而不是形成技术孤岛。

3. 开源侧的挑战和机遇

开源侧的挑战和机遇:阿里云在云原生开源项目贡献中有着持续投入,推出了 OpenKruise、联合微软推出 OAM、KubeVela 等开源项目,这些都源于阿里巴巴在云原生领域的沉淀, 并且通过开源社区用户的反馈,完善在阿里云原生落地的解决方案。以 OpenKruise 为例, 该项目是阿里巴巴打造的一个基于 Kubernetes 的、面向大规模应用场景的通用扩展引擎,它的开源使每一位 Kubernetes 开发者和阿里云上的用户都能便捷地使用阿里巴巴内部云原生应用统一的部署发布能力。当社区用户或外部企业遇到了 Kubernetes 原生 workload 不满足的困境时,企业内部不需要重复造一套相似的“轮子”,而是可以选择使用 OpenKruise 的成熟能力。而且,阿里集团内部使用的 OpenKruise 和开源社区版本中有 95% 以上的代码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希望和每一位参与 OpenKruise 建设的云原生爱好者,共同打造了这个更完善、普适的云原生应用负载引擎。

云原生操作系统的进化

如今,在云原生应用架构界面层,阿里集团的技术体系正在全面切向云原生技术、云产品。

阿里云为客户提供的云原生操作系统, 首先基础设施层是强大的 IaaS 资源,基于第三代神龙架构的计算资源可以更弹性的扩展,以更加优化的成本提供更高的性能;云原生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为容器持久化数据而生;云原生网络加速应用交付能力,提供应用型负载均衡与容器网络基础设施。

其次在容器编排层,阿里云容器服务自 2015 年上线来,伴随数千家企业客户,共同实践过各行各业大量生产级场景。越来越多的客户以云原生的方式架构其大部分甚至全量应用,随着业务深入发展,为了满足大中型企业对可靠性、安全性的强烈需求,阿里云推出新品可供赔付 SLA 的容器服务企业版 ACK Pro,并同样支撑了阿里集团内部的众多产品的落地。

容器服务 ACK Pro 版,针对金融、大型互联网、政企客户的需求,支持更大规模集群,更高性能和更加全面的安全防护。

首先,基于神龙架构,软硬一体化优化设计,提供卓越性能:

无损 Terway 容器网络,简化数据链路,相比路由网络延迟下降 30%。

支持全球首款持久性内存实例,相比 NVMe,I/O 密集应用 TPS 提升 100%。

其次,提供对异构算力和工作负载优化的高效调度:

智能 CPU 调度优化,在保障 SLA 和密度的前提下,Web 应用 QPS 提升 30%。

支持 GPU 算力共享, AI 模型预测成本节省 50% 以上。

最后,为企业提供全面安全防护:

支持阿里云安全沙箱容器,满足企业客户对应用的安全、隔离需求,性能相比开源提升 30%。

国内首批通过可信云容器安全先进性认证,支持运行时风险秒级阻断。

同时,阿里云全托管托管服务网格 ASM 正式商用化,这是业内首个全托管 Istio 兼容服务网格 ASM。

ASM 可以实现多种异构应用服务统一治理,提供了对云上虚拟机,容器,弹性容器实例,和 IDC 应用等异构服务的统一管理,提供全链路可观测性和端到端安全防护。帮助您加速企业应用的现代化改造,轻松构建混合云 IT 架构。

阿里云容器服务连续两年国内唯一进入 Gartner《公有云容器服务竞争格局》报告;在 Forrester 首个企业级公共云容器平台报告中,阿里云容器服务位列 Strong Performer, 中国第一。

展望

云计算的未来是云原生,容器新界面是进化中的关键一小步。向下,容器新界面带来的高密度、高频度的能力要求会进一步催熟云计算的端到端优化;向上,基于容器新界面的 Serverless、新一代的中间件、新一代的应用 PaaS 方兴未艾。

云原生技术正成为释放云价值的最短路径,未来,阿里巴巴将会持续在云原生上进行投入,而阿里的云原生技术不仅会在内部大规模普及,也通过阿里云服务全社会。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