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索尼挑战大疆,无人机行业来了新玩家
一是看好无人机市场未来的规模。根据德国无人机研究公司 Drone Industry Insights 发布的无人机市场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为 190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则会达到 428 亿美元。 尤其受新冠疫情影响颇深的仓储、运输等行业,无人机的需求愈发高涨,未来几年内,无人机会在这些领域获得较大的增长。 二是由于日本和一些国家地区的政策,对索尼来说是一则较大的机遇。 2019 年日经新闻报道,为了防止泄露机密信息,日本海上保安厅计划从 2020 年起,追加一笔替换中国制造无人机的预算,追随「老大哥」美国的脚步,停止购买和使用中国无人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日本这样做的目的更多的是想要保护自家无人机企业的发展,日本的无人机市场同样在不断扩张,尤其以农业用无人机为甚。 根据 Impress 预测,到 2024 年日本无人机市场将会达到 3711 亿日元,约为 2017 年的 7 倍,其中无人机设备市场会达到 730 亿日元(约为 2017 年的 3.5 倍),服务市场达到 2530 亿日元(约为 2017 年的 16 倍),周边服务市场达到 451 亿日元(约为 2017 年的 3.3 倍)。 也就是说,索尼 Airpeak 无人机项目,即使无法顺利打开国际市场的情况下,也可以填补日本国内的市场空白,大胆点说,甚至可以输出给美国,何乐而不为? 「菜鸟」索尼的挑战 外部政策和市场利好仅是开了一扇门,能否站住脚,还是要看索尼自身。 前文不止一次的表示,现阶段索尼最大最大的优势就是影像系统,背靠索尼半导体,传感器在硬实力上完全不必担心。在 AeroSense 推出的无人机上,索尼已针对性的推出了 R10C 相机和 GCZ03 云台相机,前者有 APS-C 画幅且支持更换镜头,后者则拥有 30 倍光学变焦。 ▲ 索尼 Alpha 7 Mark III 迷宫般的菜单 . 图片来自:The Verge 不过,在软件层面,索尼就不算是一个颇具实力的企业,如索尼 Alpha 的相机产品,大家对其软件系统抱怨颇多,比如菜单设计繁复不合理,人机交互太差以及翻译的不准确等。 而在无人机上,尤其是民用级,软件的体验所占的权重更大,毕竟无人机的操控、拍摄参数的调节只能依靠软件层面,如果软件设计的不够人性化,会极大的打消创作的热情。 其他诸如飞控、飞行性能、图传等,索尼这边并没有可参考的产品。假如只做个「娱乐」性的对比的话,我们可以将眼光放到跟索尼投资的 AeroSense 最新的行业级无人机产品 AS-MC03-T,而作为参考对象就选择大疆的 Mavic 2。 这两款无人机用途、体积、重量均不相同,因而对于抗风性能、续航、载物能力暂不对比。我们看一下它们的图传和飞行性能,以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Mavic 2 图传采用了 OcuSync 2.0,最高可支持 10km 1080p(FCC 标准),如果以 SRCC 标准,则最远的图传距离为 6km。而 AeroSense 的 MC03-T 则是 500m,在扩展的状态下为 5km。最快飞行速度分别是 Mavic 的 72km/h 对比 AeroSense 的 54km/h。 与大疆目前民用级无人机对比(年轻人要讲武德,专业级的经纬就不比了),可以看出 AeroSense 的行业无人机平台的弱项在图传与飞行性能上,这与之前的猜测一致。 抛开产品层面,索尼 Airpeak 项目将会面向的「娱乐业」,是索尼三大支柱产业,Airpeak 项目向影视业界内推进有种水到渠成的势头。 ▲ 索尼与 AeroSense 在 2015 年一同推出的 VTOL 商用原型机 . 前后来看,索尼为 Airpeak 项目铺垫了一些时日,产品层面与 ZMP 合作推出了 AeroSense 自动无人机公司,在影视行业内也将会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同时由于一些政策原因,无人机市场也会出现较大的空白,这都是机遇。 在索尼公布 Airpeak 项目之后,不少朋友寄予厚望,表示「希望索尼的加入,能逼出最好的大疆」。但于我来说,尚属「无人机菜鸟」的索尼,能否成为巨头没有那么重要,我只是希望它的无人机能成为我们选购无人机时的一个新选择。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