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平板还有戏吗?
小米平板 2 代在一年多后发布,如果说第一代产品的定位是「游戏机」,那第二代则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当时正值 Win 10 新发布时期,小米平板 2 突然押宝 Win 10 + Android 双系统,也因此选择了 x86 平台的英特尔 Atom x5-Z8500 处理器,也许小米曾想借 Windows 扛起生产力的旗号,可惜最终败在了拉胯的 Windows 生态上,而在安卓一端,由于英特尔 x86 芯片兼容性的问题,体验同样很糟糕 …… 其实不只是小米平板 2,当时几乎所有的双系统平板在今天看来都像是不伦不类的产物。 在 2 代尝试双系统失败后,小米平板 3 在两年后才推出。这也许是小米存在感最低的一款平板,因为它像是为了更新而更新,硬件方面平平无奇,采用了联发科 MT8176 处理器,性能一般般,实在是没什么亮点可谈。如果说前两代产品还在尝试探索不同的方向,那么第 3 代就是放弃平板的开始。 小米平板 4 是小米截至目前最后一款平板,2018 年发布,主打「追剧神器」,与前代相比更新了全面屏设计,采用了高通当年的神 U 骁龙 660,其他方面依然没什么亮点可谈,就连小米最出色的 MIUI 在小米平板 4 上也变成了阉割版本,没有安全中心、主题商店、传送门等很多核心功能,真成了只能看剧的「看剧神器」了,可玩性相比手机降低太多。 其实我们一直笑称平板「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但是作为厂商,最好不要真的以「爱奇艺」的定位来做平板。想象一下,近年来的 iPad 系列产品,哪款不是在谈生产力呢?苹果喊出了「你的下台电脑何必是电脑」的口号,虽然一时间内的确很难替代电脑,但 iPad 一直有「生产力」这个清晰的定位。 而你回顾小米四代平板时,会发现小米在前期没有找对方向,后期又没有下决心努力深耕,所以在疫情期间,没有足够的前期积累,就连赶鸭子上架出款新品都很难。平板这块肥肉,其实不是小米不想吃,而是真的咬不动了。 小米平板还能救回来吗? 雷总不止一次说过,小米是唯一一家「销量下跌后又活过来的手机厂商」,所以想把成功翻身的经历复刻至平板上是有可能的,但难度或许不会小。 在安卓平板阵营中,还坚持每年更新平板的就剩下华为和三星了,但近期各种爆料信息也有显示,OPPO 和 vivo 也许会在明年涉足这一领域,甚至是 PC 笔记本电脑领域,这是为什么?今时不同往日,对于华米 OV 这些头部厂商来说,如今开拓一个新品类,更多的意义是抢占互联网入口,争夺用户使用时长,以此形成自己的软硬件生态闭环。 强大的 iOS 生态 所以在最近两年,除了手机之外,大家你追我赶的推出了 TWS 真无线耳机、智能手表 / 手环、电视等产品,而平板作为手持且带有屏幕的设备,可交互的空间远比普通的智能硬件要大,再加上疫情后需求量的增加,所以平板又被重新重视起来。 当然了,这也要求厂商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生态服务体验,就像现在苹果和华为的那一套:耳机、手机、平板、电脑能通过某些硬件功能或者是云服务彻底打通,实现秒速连接、文件传输和联动操作等功能,而这恰恰就是小米平板和 PC 产品目前的弱势,如果小米平板想要成功,在这方面确实要「补补课」。 华为「多屏协调」功能 除了生态问题外,对小米而言,老生常谈的就是不能只做中低端了。只做低端就像是闭门造车,永远是最低级的「硬件方案整合商」,长期下来对品牌形象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小米在这方面吃过不少亏,所以近几年在努力改变,自从小米和 Redmi 分家后,尤其是今年以来,小米开始在手机、电视、路由器等产品上推出一系列高端「超大杯」之作,并且口碑都不错。 小米电视透明版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