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 4 代的小米平板,还有机会吗?
来源:雷科技数码 3C 组 编辑 | 白徵明 平板向来是移动设备市场洼地,iPad 之外少有足以代表这个品类的产品,多少厂商简单尝试后便选择退出。就算是以 MIUI 在一众安卓定制系统中杀出重围,走在移动设备交互体验前列的小米,也在不同路线的四代产品后不再推出新的平板产品。 平板市场的变化有些意外,教育娱乐办公等需求接踵而至,所有品牌连着整个市场都有了不小增长,显然有可以进入的市场空间存在。新的机会来临,我们难免要重复那个问过好几遍的问题:小米平板,还有机会重出江湖吗? 小米平板怎么了? 答案多半是肯定的,无论是小米官方口径还是高管个人回应,都对小米退出平板市场的猜测进行了否认。目前微博认证为小米公司影音文娱产品总监的李创奇,就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小米没有放弃平板,仍在积极投入产品研发。 小米平板遇到的困难不是做不做,而是怎么做才能做好。 小米在走上正轨后不久就推出平板,已经表达过这家公司看好平板市场的态度,并不积极的市场反馈使其暂时放下了这条产品线。如果要回归,小米平板更该走容易诞生爆款的路线,像其他小米产品那样成为品类头部。 四代小米平板都可以说是平板产品 " 踩坑史 " 中的经典: 初代小米平板采用 NVIDIA Tegra 4,性能强大但发热和后续系统更新难说满意; 小米平板 2 换上金属机身和英特尔 Atom 处理器,X86 架构下运行安卓应用兼容性欠佳,能换装 Windows 系统平板体验又存在缺失; 小米平板 3 采用联发科芯片,性能和中端手机难以拉开差距,成了系列中最路人脸的那个; 小米平板 4 为大小两款搭配还有了指纹识别,但在音画、效率等平板核心体验上亮点不足,没有给够消费者购买理由。 从小米平板的种种不顺来看,是平板产品 " 方向错了 " 吗?并没有那么绝对,既要肯定也要否定。 在 iPad 完成的平板产品定义中,这就是一块能够随身进行桌面级网页浏览、能玩移动端游戏、能长时间播放视频音乐的大屏幕,iPad 很快被这样简单直接的体验推上热潮,但又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因需求早早被满足而增长匮乏,小米平板等追随者自然难有出彩。 重振平板市场的产品,也是 iPad。以 iPad Pro 为分界线,苹果用 Apple Pencil 手写、iPadOS 的桌面级效率体验、移动设备顶级性能等标签,为平板重塑了能游戏娱乐也能专业化使用的路线。苹果之外,华为、三星等厂商的平板也在引入效率体验后,一同推动整个市场重新增长。 此前的小米平板已经掌握到平板产品精髓,得到市场验证的屏幕尺寸、足够提供长时间续航的大电池,甚至连前后双摄、指纹识别、USB-C 接口,也都是小米平板先一步全部给到。如果只是用评判大屏安卓设备的标准去看待,小米平板当然是及格线以上的产品。 小米却没能在其他环节跟上消费者需求,比如说 " 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 ",小米平板始终没有用更优质的屏幕和扬声器去提升产品音画表现。再比如说效率体验,类似 iPad 多窗口、华为平板平行视界的多任务功能,在小米平板上至今没有踪影。 就连 MIUI,自初代小米平板推出了专门的平板界面后,后续产品中难以见到较大更新,每一代 MIUI 的新功能也往往会在平板版本中 " 缺席 "。或许是庞大手机产品线更新维护和下一代的研发压力,使得 MIUI 无暇顾及大屏体验,进而让小米平板暂时错过了软件层面获得竞争力的机会。 做一块好平板,小米还差几步? 小米平板若想要实现盛大回归,必然要具备一个先决条件—— " 超越手机 "。 现在的手机屏幕比平板诞生之初大了许多,平板无法再度依靠大屏和便携属性,在手机和笔记本之间轻易找到位置。只有那些继承了手机的移动内容体验,又在效率上大幅领先的平板才存活到了现在。 小米势必要为平板开发一套新的界面来满足需求变化," 超越手机 " 最核心的目标有两点: 1、保证和现有安卓应用的兼容性,Google 不再力推平板版安卓系统后,很少有应用会特地针对平板进行适配,因此要让应用在变更比例、放大后依然可用; 2、提供一套建立在安卓应用体验之上,更具效率的交互模式。无论是类似平行视界的多层级同时展示,还是多个应用同时开启的多窗口,只要能利用上大屏,满足效率提升的预期就好。 MIUI 12 的全局自由窗口,就是一项很适合平板使用的功能。绝大部分应用都可以窗口化运行,满足灵活多任务处理基本要求,可放置在左右上角的迷你小窗状态,也兼顾了进程保活和专注当前任务的需求。再加上安卓标配的应用多窗口,对于小米平板而言足够。 硬件层面相对要难不少,要是想同时做好音画素质和性能表现,必须要在屏幕、扬声器、机身、芯片等环节下功夫。屏幕和扬声器不必多担心,小米 10 Pro 证明了小米做好产品音画素质的能力,最大的难点在芯片。小米平板主打 1000 元 ~2000 元性价比价位,难以用上高端芯片。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