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重启人生」后首发声!靠借钱维生的 FF 关键技术不输特斯拉?
来源:雷锋网 2020 年 7 月 2 日,中国企业界名人贾跃亭通过微博,向全体债权人、投资人、乐视网股民以及关心他的朋友们发布了题为《打工创业、重启人生,带着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诺》的一封信。 信中宣布: 在美国申请的个人破产重组最终完成,重组方案正式生效,债权人信托也随之正式设立并开始运营。 自此,其微博动态就一直停留在这篇阅读数超过 481 万的公开信。 11 月 13 日,决心改变、重启的贾跃亭时隔 4 个多月后首次在公开平台发声。 " 关键技术媲美特斯拉 " 昨日在微博上,贾跃亭以创始人、合伙人和 CPUO(Chief Product and User Ecosystem Officer,首席产品和用户官)的身份转发了 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来,FF)官方账号的一则动态,并表示: 产品和技术创新力是下一代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价值和驱动力,FF 会继续集中资源专注投入,持续为行业发挥引领作用。 FF 原动态展示了专利数据分析公司 Randolph Square IP(RSIP)的一项研究结果: FF 的多元化专利组合在同类技术上比许多领先 OEM 厂商更强大。尤其在关键技术上,FF 的电动汽车专利组合与特斯拉不相上下。 对此,有网友表示 "FF 汽车还在 PPT 阶段 ",也有网友呼吁 " 放下成见,期待量产 "。 雷锋网注意到,FF 于 11 月 10 日在官网详细发布了一则相关的新闻稿。 具体来讲,经 RSIP 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 FF 在全球拥有近 880 项正在申请或已获授权的专利,其中 530 项专利与车辆组件、技术和制造过程相关,这一数量在同类年轻初创汽车公司中居第一。 专利组合获得了许多领先的 OEM 厂商的大量引用,多元化专利组合在同类技术上超过了众多 OEM 厂商,如丰田、福特、本田等。 FF 的电动汽车专利组合在关键技术上可与特斯拉媲美。 除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外,FF 的许多专利都与 I.A.I(Internet,Autonomous Driving,and Intelligence,即:互联网、自动驾驶和智能)有关。 据新闻稿的说法,FF 正在汽车创新和技术领域彰显着其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 CEO 到「打工者」 2014 年 5 月,Faraday Future(FF)成立,将特斯拉作为标杆和目标,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2017 年,对于 FF 来说是特别的一年。 当时,乐视体系已经开始逐渐崩塌,贾跃亭将 FF 作为翻身的机会,飞往美国专注造车。 2017 年 1 月 4 日,贾跃亭在 CES 展上发布了 FF 首款量产车型 FF 91,当时的亮相可以称得上是声势浩大。 同年 12 月 13 日,FF 宣布完成了 10 亿美元 A 轮融资,并由贾跃亭出任 FF 全球 CEO 和首席产品官,这也是 FF 自成立以来首次任命 CEO。 但后来,由于贾跃亭的 " 乐视帝国 " 崩盘,FF 的命运蒙上了深深的阴影,FF 91 也失去了 2017 CES 展上的光彩。 当时有外媒报道,FF 美国工厂内 " 破败萧条,荒草丛生,无任何生产设备 " 一个更为直观的例子是,一年后的 2018 CES 展上 FF 没有申请展位,只提供了小范围的场外试乘。当时据参与试乘人士的反馈,FF 91 远未达到当时宣传造势时所描绘的那样。 不久后的 2018 年 2 月中旬,FF 在加州 Gardena 研发总部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第一次全球供应商峰会,来自全球 100 多家供应商的近 200 位人士应邀参会。 峰会上,迟迟不肯回国的贾跃亭也终于现身,推销着自己的 " 造车梦 ": FF 91 不仅仅是一个电动车,它是一个新物种,更是一个第三互联网生活空间,它是汽车机器人,甚至比你自己更懂你 。 2019 年 9 月 3 日,在受债权起诉正式发布个人财产重组方案前的一个月,贾跃亭迫于多方压力辞去了 FF CEO 职务,出任 CPUO(首席产品和用户官)。 而接任 CEO 一职的是毕福康(Carsten Breitfeld),他作为宝马公司前高管,手上有着大量行业资源,还曾协助创办了电动车初创公司拜腾。 自此贾跃亭的角色正如他在公开信中所说: 不再是 FF 股权的持有者,而是以创业心态打工的打工者和用打工方式创业的创业者。 人生是否可以重启? FF91 作为首款量产车和旗舰车型,关系着 FF 是否能走向成功;FF91 何时量产,也是众人颇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而为了实现量产,FF 一直做着两件事——烧钱与筹钱。 2018 年 2 月的全球供应商峰会上,FF 供应链副总裁 Pablo Ucar 公开了目标:2018 年底交付 FF 91。 就在当天,外媒 Business Insider 爆料,知情人士表示 FF 拿下了总额为 15 亿美元的新投资,其中已有 5.5 亿美元进入 FF 帐下——但这依然不能改变 FF 资金不足的事实,毕竟 FF 这几年烧掉的钱足足 20 亿美元。 FF 的资金状况通过以下几个数据可见一斑: 截至 2019 年 7 月,FF 仅剩余现金 680 万美元。 2019 年 12 月,贾跃亭的律师表示,FF 的现金可能已经无法支撑公司再运转 60 天了。 所幸,FF 于 2020 年 4 月拿到了 910 万美元的疫情特别贷款。 而就在上个月初,FF 又登上了新闻报道——路透社报道,毕福康表示,计划通过与一家特殊收购公司(SPAC)进行反向收购,以达成上市交易。 也就是说,FF 意在海外借壳上市。相比传统 IPO,这种 SPAC 上市方式的特点在于,流程耗时短、费用低、确定性强、并购估值高。 对此,毕福康也做出了回应:推动 FF91 量产至少需要 8.5 亿美元。 雷锋网也注意到,在 11 月 10 日 FF 发布的新闻稿最后,有这样一行字: 根据量产投放计划,FF 91 将在成功完成一轮融资后约 9 个月启动量产。 可以说,融资成为推动 FF 91 量产的关键。 此时,我们不禁想起另一家公司——乐视网。 2004 年 11 月,乐视网成立。 随后 6 年乐视不断发展壮大,并于 2010 年 8 月 12 日成为 A 股首家上市的互联网视频公司。 2015 年巅峰时期的乐视股价甚至达到了历史高点 179.03 元,市值突破了 1700 亿人民币。 这背后,乐视采取的发展策略也莫过于投资、收购——通俗点讲就是烧钱。 随之而来的,是虚幻繁荣的崩塌。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