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品发布会最全汇总:苹果最强芯片登场,3 款 Mac 5299 元起,iOS 应用终于搬上 Mac
来源:爱范儿 9 月一场,10 月一场,11 月又来一场,短短三个月时间苹果发布会已经「梅开三度」。 第一场发布会的主角是 Apple Watch 这个可穿戴设备,第二场自然是每年的重头戏 iPhone 12 系列。两场发布会都是两个系列产品的换代升级,尽管提升幅度依然巨大,但似乎没有了历年发布会「惊喜」的感觉。 能够震撼人心的苹果惊喜自然是发布会结尾那句不经意的「One more thing」,距离上一次说出这句经典台词已过去 3 年,这次苹果直接以这句压轴台词作为主题,意味着今年最大的惊喜还藏在这场姗姗来迟发布会上。 搭载 M1 芯片的新款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毫无疑问是这场发布会绝对的主角,尽管在此之前苹果已在 WWDC 大会上发布预告,但在真正揭开神秘面纱那一刻还是不禁让人感叹:「大人,时代变了」。 除此之外,苹果还一并发布了同样搭载 M1 芯片的新款 Mac mini 以及最新的 macOS Big Sur。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才一个月没见,总觉得库克有一种「我想死你们了」的亲切。 苹果最强的自研 M1 芯片问世 发布会最重头的 Apple Silicon 处理器,这是苹果的桌面级别自研处理器,也是目前苹果最强的自研处理器。多强?大概就是暴打自家上代产品那么强。 从具体型号上说不再是 iPhone 上我们熟悉的 A 系列命名方式,而是启用了全新命名—— M1 芯片。 作为自研的最强芯片,M1 芯片自然集结了目前苹果最强的技术,采用 5nm 制程工艺,高达 160 亿个晶体管数量,从 CPU、GPU、Nerual Engine 到 Apple T2 芯片,一个由苹果设计的全新 SoC 呈现在我们眼前。 CPU 部分采用了 4 4 大小核设计,苹果对比了最新的 PC 处理器,在 10W 功耗下性能达到了「友商」的两倍,在同性能下功耗仅有英特尔芯片的四分之一。 GPU 方面同样也是 8 核设计,功耗在 10W 水平线时同样具备「友商」两倍的性能,同性能时功耗为三分之一。 另外 M1 还具备 16 核 Neural Engine,每秒可进行 11 万次运算,机器学习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在 M1 芯片出世以后,目前苹果的桌面环境会暂时分裂成 Arm 和英特尔两个阵营,很多人会担心应用生态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苹果这次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应用解决方案,总有一款适合你: Universal 通用应用 Rosetta 2 转译应用 原生 Arm 应用 其中 Universal app 是横跨 Arm 和英特尔平台的应用,像是 Adobe 的 Lightroom 就将会更新为 Universal app,Photoshop 则将在明年更新。影像编辑软件已经是较为大型的生产力应用,苹果希望通过这些应用作为过渡并打消用户对 Arm 芯片平台的疑虑。 那些原生 x86 的编译的应用则可以通过苹果提供的官方工具 Rosetta 2 转译成 Arm 平台可以运行的应用,虽然会损失一些性能但是可以极大提高兼容性,意思就是告诉你现在的 Mac 应用你还可以放心用。 最后一种则是原生为 Arm 平台开发的应用,这些应用现在可以横跨 iOS、iPadOS 以及 macOS,打通了从小屏到大屏的主要设备,以后为 iOS 开发的应用也可以直接以出色的表现在 macOS 上跑起来。 另外,跑在 M1 芯片上的 macOS Big Sur,如今硬件软件都比以前更强,相比以前唤醒速度更快,流畅编辑 8K 视频也不在话下。 从硬件上自信满满的对比到软件上的全面优化,不难看出苹果为这一刻已经准备多时,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采用了 M1 芯片的新品,无疑是对今年上半年已经更新的产品一次颠覆。 性能大跃进的 MacBook Air 强大的 M1 发布之后最重要当然是设备,第一个推出的 M1 设备是新的 13 英寸 MacBook Air,在模具方面我们就不多阐述了,和今年更新的英特尔平台是一致的,主要是更换了 M1 芯片之后带来了性能和续航上的飞跃。 苹果直接表示「比 98% 的 PC 更快」,看来是对 M1 芯片的表现有着无比的自信。 CPU 方面性能是之前的 3.5 倍,无论是剪辑视频还是编辑高质量的图片都比以前更加得心应手,现在用 MacBook Air 同时剪辑多条 4K 视频也是毫无压力。对比对象是 「1.2GHz 4 核 Intel Core i7 处理器的 2020 款 MacBook Air」。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