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布式技术变革乘风破浪,数据库国产化巨浪加速
多源同步模块典型的基于日志的 CDC复制技术,其系统架构如下: 同时,基于高度标准化、平台化的产品服务,DBbridge支持用户可视化便捷操作,完成多源异构数据库之间的结构迁移、增量同步。 结构迁移流程动图 此外,腾讯云数据库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整体迁移方案采取平稳过渡,在服务交割迁移中,将采取原应用系统和新应用系统并行跑一段时间的措施,测试新应用系统没有问题后,做正式的服务交割。 数据库迁移自动化校验 最后,在这一套同步的数据链路过程中,腾讯云DTS-DBbridge同时提供数据校验的服务,以保证多活基础上数据迁移同步的一致性、可靠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量校验,含义就是会实时校验这一笔数据从源端抽取,到它的增量变化,再到写到目标端之后,这笔数据落库落得准不准确,是不是在正确的目标上写下这笔数据;二是存量校验,可能是一些定时定期去跑批,比如说定期对源和目标的数据进行整体的校验,以能够主动及时地发现整个数据通路上的问题和错误。 基于数据同步的跨城双活架构: 首先左边和右边代表不同的城市,这里举例左边是深圳,右边是上海。从图上可以看到,腾讯云CynosDB(TDSQL)在SZ这套实例会将业务不断写入的增量数据源源不断地写入本城的消息队列里面。对城的SH也会将自己业务访问的增量数据源源不断写到消息队列里面,同时在各个城市有一套自己的消费服务,这套消费服务会拉取对端的增量数据,也就是说会拉对城的消息队列里面的增量数据进行重放,这样就实现了两套基于数据同步的一套跨城双活。这个双活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两套业务在SZ和SH同时写的时候,它的访问主键一定是分离,在这一套逻辑下面没有办法做到同时对同一条主键进行修改。 数据库迁移高可用多源同步 安全问题是数据库迁移考虑的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多源同步的方案实践,还能实现数据库迁移中的安全风险控制。因为准实时的数据同步分发与双向数据迁移等性能特性,使得多源同步服务轻松实现了解耦与风险控制,保障系统持续可用。 数据库迁移涉及大量核心数据信息,“快”和“稳”缺一不可。多源同步服务作为腾讯云数据库内置功能特性,在数据库国产化转型实践中久经验证,至今助力超过600家金融政企机构数据库国产化迁移投产。 以某省广电局迁移案例为例,腾讯云多源同步迁移服务通过重新部署业务系统的迁移方式,从迁移准备、迁移评估、方案设计、资源准备及数据库改造、迁移实施、结果验证一共只使用30天。其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准备及数据库改造环节用时7天!将客户的业务系统数据库从Oracle迁移到CynosDB(TDSQL),CynosDB(TDSQL)的性能满足了客户面临的现有的业务压力。而业务系统迁移过程中对数据完整性保障,为后续新业务系统运维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而在一些金融级高度敏感业务系统迁移实践中,CynosDB(TDSQL)很好地实践了兼顾性能和安全的迁移服务策略。以张家港行核心系统数据库迁移为例,张家港行联合腾讯云及系统建设方长亮科技,充分结合银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业务的场景差异,对业务逻辑进行重新设计,以完成新一代核心系统应用兼容性改造和数据库升级优化。同时,依托腾讯云提供的异构数据库同步方案,三方还实施了CynosDB(TDSQL)和集中式数据库数据准实时同步的策略,作为兜底方案。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双版本同步兜底方案,最终无需派上用场,新核心系统系统平稳上线,顺利投产。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