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TNT go 体验:「用 TNT 办公」终于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发布时间:2020-11-06 04:01:33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极客之选
导读:来源:极客之选 TNT go 体验:「用 TNT 办公」终于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TNT 系统作为一个补充或者针对某一类人群的需求,是没问题的,效率翻倍上升。但对某些场景、某些人群的工作流,它就是一个「凑活能用」、效率不那么高的替代工具。 很多人可

触控手势方面,TNT 2.0 支持很多基础的操作,比如双击呼出菜单、从屏幕左边缘向内滑动返回上一级,从右边滑动呼出控制中心,也支持最大化 / 最小化窗口、多任务等笔记本上常见的触控板手势。不过说实话,有些复杂,它就像一个大杂烩一样,结合了手机、平板、笔记本的交互,你可以说它是「集各家之所长」,也可以说是四不像。这种心里的纠结和对这台设备「身份」的怀疑,几乎伴随着我的整个体验过程。

TNT go 体验:「用 TNT 办公」终于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TNT go 的触控板手势就不详细讲了,可以参考 macOS 的触控板操控。除了自定义选项较少和手势逻辑上稍有冲突之外,其实体验还可以。我明白既要它学习成本低、又要自定义程度高,这很难,但我日常使用的是 MacBook,号称最好用的触控板,总免不了和它对比。

用更优雅的方式使用手机 App

说了这么多才讲完基础操作,其实 TNT 系统更强的是它对大屏操作所做的优化。应用商店里有专门的 TNT 分区,里面软件都针对 TNT 系统进行了适配。你想在 TNT go 上体验常见应用的大屏形态(而不是小小的手机窗口)已经不是很难,TNT 系统特色的窗口管理模式甚至能让某些体验加倍。

比如正常在大屏上刷抖音、看朋友圈(抖音和微信都是竖屏形态),办公三件套、个别修图、视频剪辑应用能横向铺开,充分利用大屏。窗口设置有「钉在前面」、关闭其它应用等选项,几乎就是为了「大屏上运行手机应用」这一需求而设计。朱海舟在发布会上提到,TNT 2.0 最多能同时打开 18 个应用,这已经打破了安卓系统的常规限制(是的,别忘了你用的只是一个魔改安卓)。

TNT go 体验:「用 TNT 办公」终于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在最初版本的 TNT 上,老罗就展示过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网页)的发牌手功能,适用于同时在多个应用(网页)中搜索一个关键词。这个功能在全局搜索中依然适用,不过我要说的是 TNT 2.0 里的「活页窗」。

TNT go 体验:「用 TNT 办公」终于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我们知道手机应用的跳转再好,利用的都是一块屏幕,类似窗口模式、气泡通知、画中画等形态都还是在一块小屏上做交互优化。而对 TNT 系统来说当然没有这个限制,于是在原来多应用并行的基础上,TNT 2.0 又做了同应用、不同页分开显示的活页窗功能。

TNT go 体验:「用 TNT 办公」终于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简单来讲就是,每次打开一个新页面,都单独再开一个窗口。比如聊微信的时候给每个对话开一个窗口,逛电商 App 的时候给每个商品单开一个窗口,效率明显提高,简直是微商、营销号必备。

TNT go 体验:「用 TNT 办公」终于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这些对手机应用的窗口优化,配合闪念胶囊和一步,就能让手机应用间的信息、交互都十分通畅。而这也是 TNT 系统看准的机会,手机存储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信息,而作为处理信息的工具,传统的手机系统并不能胜任,TNT 作为载体可以打通整套流程。

用 TNT 办公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不过它真的能做到替代电脑吗?不可否认,TNT 2.0 这次在整体交互上的优化和一些细节处理上,已经比之前成熟太多,「用 TNT 办公」这件事已经不是个笑话了,但在用这样形态的 TNT go 时,我不能避免地会拿它和我的笔记本比。在一些细节体验上它依然会让人「出戏」,比如用触控板拖动窗口(或者一个标签页)时,时不时还是会「掉」,当然用触控的方式去拖是没问题的,但这重试一次的体验不算是效率下降吗?

在收到一篇 Word 格式的新闻稿时,我无法把它保存为 HTML 格式(因为想快速保存图片),即使是适配了 TNT 的 Microsoft Word 也不支持。我知道这个需求非常小众,但正是这些小而具体的需求,让我无法安心地只带 TNT go 办公。

TNT go 体验:「用 TNT 办公」终于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我认为 TNT 系统作为一个补充或者针对某一类人群的需求,是没问题的,效率翻倍上升。但对某些场景、某些人群的工作流,它就是一个「凑活能用」、效率不那么高的替代工具。更别说 TNT go 本身的重量和形态,已经不如去配一台真正的笔记本电脑(它和 iPad Pro 在某种程度上遇到的问题一样)。

TNT go 体验:「用 TNT 办公」终于不是笑话了,但它不一定适合你

画风不太一样的手机厂商

打通大屏小屏的交互、信息,这件事的逻辑没错,这也是为什么三星、华为(苹果做 AirDrop、Handoff 也算)依然在做大屏系统的原因。我想 TNT 只是出发得早了一点,运气差了一点,它缺少一个强大的生态(我想到的是开发者方面)和资本支持它做这件事。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