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小霸王学习机”来了,一个自带键盘的电脑,售价不到 500 元
来源:量子位 树莓派 " 小霸王学习机 " 来了,一个自带键盘的电脑,售价不到 500 元 树莓派 400 (Raspberry Pi 400),它来了! 以为只是一个键盘? 不不,实则是一台内置在键盘中的完整 PC。 而且,售价只要70 美元 (约 468 元)! 价格虽美丽,但到底好不好用?和树莓派 4 相比,值不值得入手? 今天,外媒 arstechnica 率先拿到样品,展开了一番评测。 各位看官,且来共同「品鉴」。 拆箱树莓派 400 拆箱之前需要声明一点,70 美元的价格是指单独一个「键盘电脑」。 若是入手完整套件,则需要 100 美元(约 669 元)。 搓搓小手,先来看看树莓派 400 的「宝箱」里,都「囊括」了些啥 *。 树莓派 400 本尊——内置在键盘中的 PC。 配套的 USB 鼠标。 电源。 一张 microSD 卡。 一根 micro HDMI 转 HDMI 线。 一本 247 页全彩初学者指南。 这就是All-in-one-Pi,来看下「上桌」效果。 没错,双屏也是完全 hold 得住(额外的一根线需要自己买)。 接下来的重头戏,还是聚焦在这个键盘电脑本身。 键盘顶部的一排端口分别是: micro HDMI 端口,可输出高达 4K/60Hz 的信号。 两个 USB 3.0 端口和一个 USB 2.0 端口。 USB-C 端口,用来插电源。 microSD 卡插槽,用于存储系统。 还有一个 GPIO 接头用于连接各种其他设备。 此外,树莓派 400 配备 4GB 内存、千兆以太网、蓝牙 5.0 和 802.11ac Wi-Fi。 相比树莓派 4,树莓派 400 主要的改变有: CPU 主频从 1.5GHz 提升至 1.8GHz; 电路板改成长条形,适应键盘内部空间布局; 原生支持从 USB 设备启动,可以更方便地将系统安装在速度更快的外接硬盘上。 从键盘角度来看,功能还是比较齐全,但明显要比标准键盘要窄一些。 既然是拆箱,就要「一拆到底」,接下来一起看下树莓派 400 的「内部世界」(主要还是便宜)。 拆卸树莓派后,可以发现内部构造非常简洁,大致就是一个主板和大面积的散热装置。 主板方面,就是非常典型的 ARM,BCM2711 CPU 在板子的中央(HDMI 标识的下方)。 散热装置方面,树莓派 4 的散热问题一直被用户诟病,这一次似乎是做一些改进。 有趣的是,散热装置上面贴的标签竟然有中文……不愧是 Made in China。 拆箱完毕,接下来就要看下树莓派 400 的运行效果了。 运行树莓派 400 首先测试的环境,是树莓派 400 原生的 Raspberry Pi OS Linux 发行版。 应用程序运行方面是比较流畅的,可以说是一台比较靠谱的台式电脑。 评测的小哥表示: 你可能忘了正在使用一台非常廉价的 ARM 设备。 接下来,是用 1080p 的显示器,来测试视频显示性能。 在视频网站观看 Netflix 的纪录片《我们的星球》 ( Our Planet ) ,可以说是播放的完美无瑕。 CPU 利用率方面,在播放 60 fps《哥斯达黎加》视频时,可以检测到 1.8GHz 的 Broadcom 四核 CPU 正在挣扎。 换句话说,它已经到了极限,所有核的 CPU 利用率都超过了 90%。 在进入 / 离开视频全屏播放时,问题就比较明显了。 这种操作在标准台式机上基本需要 100-150 毫秒,但在树莓派 400 上却需要整整 3 到 4 秒的时间。 而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视频还是继续播放,但画面却在部分渲染。 从树莓派 400 中获取音频也有些困难:它默认通过 HDMI 传输音频,没有 3.5mm 音频输出接口,而 Raspberry Pi OS 的音频控制对话框并不是最好的。 在测试过程中,即使将输出设备改为 USB 音频(游戏耳机),视频也没有产生音频。 但好在改变输出设备,并重启了浏览器后,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二个测试环境是Ubuntu。 从大方面来看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与树莓派 400 的原生系统相比,还是略显卡顿一些。 视频播放方面也是会出现丢帧的现象。 所以若是使用树莓派 400,还是建议运行其原生系统。 最后,是散热问题。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