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iPhone 12 充电翻倍的 MagSafe,只是一块磁铁吗?
这种「盲操」的快感,是 MagSafe 最吸引人的地方。 ▲ 图片来自:Leica Dad 我还记得当年在 MacBook 上,使用 MagSafe 接头的经历:当充电头靠近机身侧边电源口时,它就会自动「贴」在上面;而当你拔线走人时,也能毫不费力地,让接头自己「脱落」下来。 甚至于说,你都不用刻意侧着头来对准接口,反而是接头自己会「牵引」着你的手,贴到电源口上。 如今,在 iPhone 上复活的 MagSafe,其实也是想提供这样的使用流程。 大部分无线充电场景是偏理想化的,哪怕是我们口头上总说,随意将手机放置在充电板上,就能撒手不管,自动开启充电功能。 可现实情况是,当你稍有错位,手机没放对位置,那么它在充电板上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此时我们就只能重新调整手机的摆放角度,进行又一轮「对准」操作。 ▲ 立式无线充固定了发射端的线圈位置,但可能无法兼容特定手机型号 这也是为什么,相比卧式充电板,现在很多手机厂商都更愿意推出立式无线底座,从而将发射端的线圈维持在固定高度上,省去用户「找位置」的烦恼。 而 MagSafe 的设计思路,就是「让线圈自动去寻找位置」,实现线圈之间的校准。这不仅提升了充电转换率,整个使用体验也变得更加优雅。 和当年 MacBook 的充电头一样,当 iPhone 12 靠近 MagSafe 充电器时,两者内部的线圈就会相互吸引,实现对准,全程都不需要人工来干预,这其实与 Apple Watch 的充电十分类似。 ▲ 图片来自:Peyton 不同点在于,这次 MagSafe 磁吸充电的对象是手机。靠着它的小体积、自动吸附作用,就算是你想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也完全没问题,这其实也是传统无线充电版、无线充电底座难以达成的事。 ▲ MagSafe 的一个官方演示片段,是靠双手来完成充电器的分离,不知道能否靠单手来解决 当然,充电前期的流程简化了,问题是充完电了呢? 我其实很好奇,当 iPhone 12 配合 MagSafe 充电器一起使用时,能否在单手拎起手机的同时,让后背的充电器因惯性自动脱落,与手机分离? 这和磁力的强度,充电器的重量有关,还需要靠之后测试来验证。 充电之外,MagSafe 还有哪些扩展空间 iPhone 12 发布会后,国外科技媒体 The Verge 撰文感叹:「忘掉 5G 吧,MagSafe 才是你购买 iPhone 12 的理由」。 虽然说法有些夸张,但文内提到的观点我十分认可: 「每台手机都可以把摄像头、性能做得越来越好,5G 也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每一台手机的标配。但是,没有一家手机厂商,能够提供像 iPhone 12 这样的配件生态。」 MagSafe 是为简化充电而来的,但磁吸能实现的功能却远不止于此。尤其是在 iPhone 上,成熟的周边配件生态,也为 MagSafe 留下了一个大展身手的空间。 前文提到的保护壳自动换壁纸就是一点,在 MagSafe 的帮助下,用户还可以靠磁吸作用力,来辅助保护壳的拆装。 还有官方推出的 MagSafe 皮革卡包,也是靠磁吸,直接「贴」在了保护壳上。 ▲ 贝尔金推出的三合一充电底座,以及车载充电器,均支持 MagSafe 在 iPhone 12 发布会之后,还陆续有其它厂商展示了自己的 MagSafe 配件。 首先是和苹果关系较近的贝尔金,它新推出的三合一充电座,以及车载支架,均是利用 MagSafe 来为 iPhone 充电。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