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教育联手企业微信在长沙举办“校长论坛” 百余校长共话未来教育新生态
疫情期间,企业微信作为家庭与学校的重要连接纽带,在停课不停学时期的家校沟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企业微信教育行业总监何奇清分享了企业微信对家校共育的助力。他介绍说,企业微信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家校的无缝连接。能够帮助老师减轻不必要的负担,提升工作效率,让老师重新当回老师;同时,通过企业微信丰富的功能模块,可以用一个平台实现轻量而高效的家校沟通。 何奇清表示,基于企业微信开放平台,腾讯教育和企业微信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以更轻便、更灵活的服务模式,探索智慧时代家校共育的新模式。 学校+科技企业 探讨未来人才培养 信息化时代,未来人才需要具备什么素养?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在本次研讨会的圆桌讨论上,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马华,长沙市清水塘教育集团理事长、清水塘小学校长周满意,腾讯教育南区运营总监程立伟分别从高校、基础教育以及科技企业的角度,发表了对于未来人才培养的看法。 圆桌论坛聚焦未来人才培养话题 周满意认为,信息素养和语言一样,是未来人才的一个基本能力。基础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信息化技能,还要挖掘孩子创造性的能力,比如共情力、探寻力等。 马华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也强调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他认为未来人才素养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能力,其二是信息利用能力,以及信息自我挖掘的能力。在教学中,学校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他们去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事情。 而针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周满意认为,首先要引领教师观念转变,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让信息化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第二,要有开放、分享的心态,充分利用在线平台,形成终生学习的思想;第三,让学生在信息化、人工智能的启蒙以及课程学习当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程立伟结合腾讯教育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教师的信息化理解力是需要最优先提升的。作为科技企业,首先需要帮助教师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对信息化工具有更系统的认知;其次,让信息化工具更加简化,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功能越少越好,而不是越花哨越好。 展望未来教育,程立伟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将是科技企业在助力教育上的重要突破口,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成本不断降低,应用日渐成熟,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据悉,本次研讨会也是腾讯智能教育“光合计划”的一部分:2019年底,由腾讯教育牵头启动的“光合计划”,致力于推动“百千万”三大目标落地——助力100个贫困县的教育扶贫,打造1000所标杆智慧校园,培养10000名校园CIO。腾讯教育推出“光合计划”的初衷,旨在在于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校园信息化能力,以科技助力教育现代化,构建开放共享、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生态。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