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行业用户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容联七陌智能隐私通话
O2O是一种“互联网+”大趋势下的产物,设计O2O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精确地匹配供需,并且帮助双方降低交易成本。O2O最早是在本地生活领域开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O2O模式的理解不断加深,这种消费方式的便利性日渐显现,摒弃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也变得多样化,O2O模式开始像其他细分行业渗透,如租车打车、房产服务、医疗网站、在线教育、旅游出行、家政服务等等。 (O2O市场涉及行业广泛) 国内的O2O融合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早的2009年饿了么上线,2010年起大量团购网站相继上线,2014年BAT、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开始陆续进入O2O领域,直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部发布《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这一新兴经济形态在传统商贸物流业中的应用,O2O市场迎来并购整合潮,并逐渐向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方向发展。2016年后,在国家大力提倡的“互联网+”政策下,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开始稳定并开始向各行各业拓展。在不断摸索和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后,也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如大众点评、滴滴出行、美团外卖、携程、京东配送等等。 一、O2O行业遇到痛点 O2O的优势在于把线上和线下的优势完美结合,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在线上,用户需要方便快捷的闭环体验,一站完成登录、下单、支付、订单管理等系列环节;在线下,用户需要优惠优质的服务体验,包括高质量的产品、标准化的服务、安全可信的品牌等等。所以说企业的目标最终还是要落地到用户需求本身,形成闭环、从线上线下两头同时提升用户体验。 (O2O企业购物流程示意图) 现在市面上软件或网站都已经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购物流程,顾客从商品到支付方式都可以自主选择,在网络生活的新时代新形势下,90%以上的顾客更愿意选择线上支付,等待商品送货上门。这就表示商家或快递员必须和用户建立联系,获取用户真实的联系方式。 传统O2O模式下,电话与业务分离,无法良好管控客户通话,存在很多隐藏的潜在风险,如: l 买家中介私留号码,成交跳出平台 l 客户信息暴露,被竞对抓取撬单 l 快递/乘客隐私泄露,遭胁迫骚扰 l 销售直连客户,离职人走“单飞” …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隐私侵权问题。公民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联系电话、帐号、住址等私人信息。公民是享有隐私权的,非经本人允许,披露、利用个人信息的,侵犯了隐私权。近年来隐私侵权问题越来越严重,个人隐私也上升到个人信息数据层面,据公开信息表明,自2011年来,已有上亿用户隐私被泄露。 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很多问题,例如: l 垃圾短信、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等源源不断。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信息泄露后,会时常有陌生人联系你,给你发一些推销性质的短信、邮件或电话联系你,用户被频繁骚扰却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实在令人头痛。 l 冒充他人诈骗你的亲朋好友。犯罪分子通过掌握你的隐私信息来获取你亲人或朋友的信任,报出一个银行卡号,让他们转账,这种手段更容易使人上当受骗,很多防范意识不强的人会信以为真。 l 冒用你的信息办理信用卡、贷款等。有人会通过购买你的个人信息,办理一个假的身份证,去银行贷款或办理信用卡消费等,银行会定期将欠单回执给身份证主人通知其还款。 l 个人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违反犯罪活动,你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传唤或被法院传票通知出庭。 l 帐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的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帐户或信用卡帐户,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你长时间不用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 个人信息泄露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对于企业网站来说,未能保护好用户的隐私信息可能会面临行政罚款,同时还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如何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联系到客户,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也是众多O2O服务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O2O用户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通过智能隐私通话实现用户信息保护。 传统的通话都是通话双方在企业网站或App获取对方联系方式后,基于PSTN/PLMN等电话网络运营商建立联系。智能隐私通话功能使用高安全度技术,通过调用Paas接口绑定一个虚拟号码,当用户需要通过平台联系服务的提供者时,可通过并仅能通过绑定的虚拟号码进行联系,利用中间号技术实现多种模式的号码保护方案。并且在服务结束后,虚拟号码会自动失效,从源头杜绝了用户真实号码被泄露的风险。 (智能隐私通话功能呼叫流程) 目前,智能隐私通话保护服务能提供AXB(一对一)、AX(多对一)及 AXG(组对一)三型隐私号,支持多应用场景。此功能可以实现号码智能显隐,保护通话双方手机号码彼此不公开,实现安全通话。现在很多产品都有类似功能,如美团外卖、滴滴打车、房产中介等。 (美团外卖号码保护服务) 对于用户本人或者企业来说,这种隐藏号码通话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保护用户和服务提供者的真实信息不被泄漏,充分做到保护用户隐私,增强用户使用产品的安全性,保护企业用户资源安全。 三、客户案例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开车出行,城区交通问题日益严重,除了道路拥挤,车位紧缺也是当下城市交通难以解决的问题。临时停车往往是迫不得已,很多车主选择留下电话号码以便联系挪车,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意外泄露了自己的隐私,给了他人可乘之机。为了更好地保护车主信息,扫码挪车业务应运而生。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