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急了
已有媒体曝出,杨东皓的下一步是加盟总部位于广州的国内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任 CFO,据称后者已与高盛及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有所接洽,最快将于 2020 年年底或 2021 年上半年在香港或其他地点挂牌上市。 截至目前,唯品会尚未对外披露新的 CFO 人选,仅对外表示已开始新 CFO 的调查程序。唯品会未对杨东皓离职作进一步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担忧。 8 月 14 日,高瓴资本在美国证监会网站发布的公司 2020 年第二季度的美股持仓情况显示,其减持了持有的唯品会股份股票,合计 156.77 万股,但增持了阿里、拼多多。 股价下跌及高瓴资本的减持显示出资本的热情冷却,部分投资者对唯品会未来发展严重缺乏信心,CFO 的出走又放大了这一悲观情绪,唯品会的电商造血能力面临考验。 电商掉队,唯品会内忧外患不断 以服装为核心品类,通过特卖帮助全球各大知名品牌清理库存尾货起家的唯品会,自 2008 年 8 月上线后很快崛起,不到四年赴美上市,2015 年股价到达峰值 30.72 美元 / 股,一度被认为是继淘宝、京东之后国内第三大电商平台。 它的成功,带动了国内一批特卖模式电商平台的涌现。后期跟进的特卖平台,目前大多已悄无声息甚至早已关停,而唯品会近年也是内忧外患不断。 唯品会自 2013 年 11 月开始,既已全面对标京东,着力把模式做重,同时扩充品类,3C、美妆、母婴、家居等无所不包。2017 年唯品会形成 " 电商 + 物流 + 金融 " 的三大业务驱动点,平台的定位也由 " 一家做特卖的网站 " 改为 " 全球精选,正品特卖 " 时尚综合类零售平台。 在互联网领域,电商是典型的烧钱行业。除了阿里之外,保持长期盈利的很少。京东成立 12 年,今年才走向盈利,拼多多更是被戏称为一台 " 碎钞机 "。 物流、电商、金融三驾马车的架构也无疑让唯品会倍感吃力。烧钱、效率和协同都是大问题,唯品会不得不于 2018 年 7 月重回特卖赛道。 为了保持盈利,在营收减缓的情况下,唯品会一省再省,大幅削减经营费用,同时将低毛利的品类由自营转向第三方商家供应,并于去年 11 月放弃了自营物流公司品骏快递、转向顺丰,使得利润上升。 同时,在售商品也是争议颇多," 假货 " 问题悬而未决。而对于消费者的质疑,唯品会除了坚持正品话术,就是不满意可退货,无法解决根源问题。 为了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和客源,唯品会近年试水新零售,但因为新冠疫情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作价 29 亿元收购的杉杉莱奥去年贡献净收入约 2.46 亿元,净利润 625.5 万元。 而外部市场竞争复杂多元,因为疫情短视频直播带货兴起,冲击着唯品会的低价促销模式。有着巨大的流量势能、又有着极高用户黏性的抖音快手都在积极构建电商体系,以实现内在商业生态的闭环。 相比之下,背靠微信和京东这两棵大树,唯品会却面临流量困境,近几年的增长趋缓,远远赶不上规模更大的京东与阿里的增长速度。唯品会的线上拉新,从财报可见已进入瓶颈期多时。 在 2020 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唯品会第二季度活跃用户数 3880 万,虽然这一规模较 2019 年同期的 3310 万增长了 17%,但与阿里、拼多多和京东 4 亿至 7 亿的体量无法相提并论。 为提高拉新和复购率,自 2019 年年底以来,唯品会免邮门槛已从 288 元调整到了 88 元。本季度,更是和众多知名品牌联合推出了 "6 折上新 "" 经典款 3 折 " 等日常优惠活动,来加速商品的周转速度。 但为了吸引用户,唯品会进行的促销优惠以及发放优惠券的举动也在使其毛利率有所下降。 财报显示,2020 年第二季度,唯品会活跃用户复购率从 2019 年同期的 87% 提高到了 90%,仅为 3%;毛利润却从上年同期的 22.4% 下降至 20.5%。 客单价调低了,用户数没上来,复购率仅略微提高。看似止步不前的唯品会被业界质疑,虽然当下盈利,但仅靠 " 省钱 " 和 " 特卖 " 能否在竞争加剧的未来继续站稳脚跟尚不可知。 据中信证券研报显示,电商中与唯品会形成竞争主要有三类:专业特卖电商(唯品会、聚美优品)、社交拼购电商(拼多多)、综合电商特卖频道(天猫、京东)。 京东的秒杀、阿里的准点抢购、拼多多的拼团无疑抢走了一部分唯品会用户。不过前者作为综合电商平台,特卖虽会冲击其主业,但不会成为主流模式,相反唯品会是清库存的重要选择,这也是京东战略入股并增持唯品会的主要原因。 拼多多虽然以低价著称,但其主要销售的是农产品、白牌货或非一线品牌,在品牌调性、价格上与唯品会有一定的错位。 综合来看,虽然综合型电商的特卖业务对唯品会的冲击有限,但唯品会以女性品类为主,也竞争力稍显不足。 虽然唯品会作为特卖电商的龙头,规模优势明显。但实际上,随着电商平台不同玩法的涌现,唯品会所受到的冲击不止于此。 伴随 C2M 反向定制的发展,用户与品牌商直接连接,后者可以在库存管理方面提高效能、减少库存压力,唯品会所依赖的库存红利也会相应受到影响,到最后再无库存可卖也并非毫无可能。 虽然唯品会涉入社交电商的时间并不晚,旗下唯享客 APP 上线于 2015 年 6 月,但并未重视。直到 2018 年才相继上线了两款产品,一个是唯品仓,一个是云品仓,分别服务 B 端中小批发商和 C 端普通网赚用户,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面向 B 端的方向,爱库存、好衣库已早于唯品仓一年做了布局。在面向 C 端的方向,云集、贝店、斑马会员等平台也早已在过去几年做了品牌和生态建设。 此外,虽然唯品会在直播带货上已尝试了 4 个多月,但仍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显然已错过了新冠疫情下的直播爆发期。无论是电商短视频直播还是社区电商,唯品会的布局都略显仓促,掉队许久。 面对风云变幻的电商市场,这家特卖龙头亟待突围。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 机构 全世界硅晶圆紧缺 2024 年前难有缓解
- 一加 8 现可免费使用谷歌的云游戏平台 Stadia
- 三星 The First Look 2021 新品齐发 1 月 7 日揭晓答案
- 5G手机普及者 6400万四摄荣耀Play4今日开售
- 联想拯救者Y9000X 2022配置发布 最高 i7-12700H+RTX 3070
- 十荟团荣膺“中国快消品数字化新基建推荐服务商”,继续领跑
- 和合与共 智信至诚—亚信科技与中国移动在广州签署多领域合
- 四缸增程器 续航800公里 理想X01路测谍照曝光 卖价约50万买
- 新款特斯拉Model S实车曝光 全新样式尾灯显眼
- 一加 8 Pro 新爆料:6.78 英寸 2K 120Hz 屏,1400 尼特、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