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加快自主研发和 “去美化”进程
来源:IT之家 消息人士称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近期都制定了 " 加快自研 " 的计划,加紧测试不涉及美国设备的生产线。 其中,中芯国际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建设一条不含美国设备的 40nm 芯片生产线,并计划于三年内在这个基础上研发更先进的 28nm 制程产线。 Nomura Research 分析师唐尼 · 滕称,根据供应商反馈,长江存储已决定为明年扩建提前订下(可能受限的设备)订单。 一位消息人士称,长江存储目前的目标是:将其 70% 的设备换成国内供应商所生产的设备,而目前这一数字约为 30%。 对此,日经表示长江存储方和中芯国际尚未就此进行回应。而芯智讯称,长江存储回应称其没有设定国产设备比重目标。 虽然一条 40nm 工艺的生产线不代表只能生产 40nm 芯片,但该技术与台积电、三星电子的最新工艺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据路透社上周报道,华盛顿方面有意将中芯国际也加入限制名单。受此影响,中芯国际股价周一下跌近 23%。 IT 之家了解到,目前半导体制造业最先进的技术把持在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MAT)、美国科林研发公司(Lam Research)、美国科磊半导体公司(KLA)、荷兰的阿斯麦(ASML) 以及日本的东京电子(TEL)五大厂商手中,占据着全球制造业超过 70% 的份额。 此外,半导体制造需要七大类的生产设备,分别为:扩散炉、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薄膜沉积设备(包括 PECVD、LPCVD、ALD 等)、化学机械抛光机、清洗机等。 据 VLSI Research 数据,2019 年前十五大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排名当中有三家美国半导体设备企业、两家欧洲企业、一家新加坡企业(ASM)以及八家日本的半导体设备厂商。 以中芯国际 28nm 制程生产线来说,Nomura Research 分析师唐尼 · 滕表示中国本土设备目前只能满足 20% 的需求。 ▲ 可能的本土供应商列表,图源日经亚洲评论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