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讨厌「VIP 通货膨胀」?
▲ 付费超前点播 在给出了相当多的权益后,VIP 的涨价很难推动。 如果对一个已经购买一年 VIP 的用户说「嘿,现在成本涨了,从第五个月开始你需要额外加钱」,估计 12315 的电话会被打爆。 而如果给 VIP 变相削弱特权呢?比如之前可以免视频头尾广告,变成只能免片头广告,不能免片尾广告,估计微博上的唾沫可以把内容运营方淹死,比如有些 app 就做过取消部分特权的事,最后付费用户骂,免费用户骂,路人也骂。 既然 VIP 让用户很爽了,那增加一些让用户不爽的点,然后收取更贵的解决新不爽点的费用,岂不「妙」哉?这就是部分内容运营方的「金点子」。 于是在内容里增加广告就成了最有利的选择之一 —— VIP 的特权没有变,变的是新增了插播广告,插播广告要用新的套餐来免除,「完美」! 怎么用今天收的钱覆盖今天的成本?新项目创作的内容付费超前点播! 还有音乐 VIP 也是这个套路,从一开始的新老 VIP 任听,变成了只能任听从前的 VIP 曲目,从随时可下载永久保存反复离线听,变成了 VIP 期间可下载离线听,但 VIP 一到期就立即失效,哪怕下载好的歌曲完好无损地躺在 app 里。 还有一个套路让人防不胜防,比如我最近充值了一款音频 app 的 VIP,的确,开屏广告免了,音频开头的广告也消失了,但隔三差五打开音频 app 之后 3 秒钟内,轮播图自动扩大到整个屏幕展示一个动态视频广告, 还不能像开屏广那样手动跳过,而这种类型的广告,在我未充值 VIP 的几年时间里从未展示过。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内容运营方新制作的大项目要赚钱,如果还是按之前用户购买 VIP 的钱来覆盖成本,最后只有血亏,那么这些高成本的项目必须要额外收费了,超前点播,新增广告促进新种类 VIP 充值等等手段即使被骂也要上,被骂总好过于倒闭吧。 买 VIP 究竟买的是什么? ▲ 爱奇艺在纳斯达克上市 买 VIP,内容运营方其实主要只想让你解锁它的过去。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买下的一瞬间,代表着未来你绝大多数内容消费都是之前的资源,例如几年前的电视剧,十几年前的电影等等,稀缺的新资源出来的时候你得再掏钱。 所以这就是用户和内容运营方最大的矛盾点,内容运营方其实想的是,我们为你提供了长期的老资源加一部分不稀缺的新资源,用户想的是,我接下来可以安心享受「以前」和「未来」的所有内容了。 你看,矛盾就出现了。 用户会骂内容运营方吃相难看,我都付过一次钱了, 你怎么还要收我的钱。 内容运营方有苦难言,新项目一个比一个投入大,运营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前面收的钱覆盖不了现在越来越高的成本,年年亏损,要不是在资本市场讲故事,根本撑不下去。 这个矛盾目前看来是无解的,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VIP 涨价,靠谱吗? ▲ 不少人喜爱 Netflix 的付费模式 前不久,爱奇艺 CEO 发话:「我们的会员公开月费是 19.8 元 / 月,这是九年前我和杨向华商量后的结果……这个价格还是太低了。」 相信不少内容从业者都看出了矛盾所在,最优解就是核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 VIP 套餐价格,可以大概率覆盖接下来一年左右的投入还有一定比例的盈利,然后内容提供方沉下心来打磨内容,进入良性循环。 比如原来一年期 VIP 定价 180 元,按前几年的投入和成本推测,一年 VIP 要卖到 380 元才够覆盖接下来的投入成本,那么就定一个 400 元左右的 VIP 进行售卖。 但这里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当竞争对手仍然定价 180 元,而自己提价到 400 元,很显然不具备竞争力,能不能撑过当下都是个问题。 其次,收费 400 元就一定能保证可以覆盖远期成本吗?未必。市场一变,也许要加大投入,或者市场规模突然缩小,投资也缩水,也许不需要 400 元就能有所盈利,但是后面想要回调价格保持竞争力就难了,说不定把新老付费用户一起得罪光了。 目前已经有不少内容运营方给出了这种高价 VIP 选项,比如爱奇艺推出的星钻石 VIP 会员,就可以享受免费超前点播,期限内可以畅快看所有资源。 在内容版权意识越来越强化的今天,未来内容消费一定是往「大 VIP 」方向去走的,付一份较高的费用畅快享受所有资源,包括以前和未来的,没那么多幺蛾子和套路在里面,同时较为平价的 VIP 也会存在,来满足不同用户。 只是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早已千疮百孔,这需要需要商家用实际行动和满满的诚意主动「疗伤」,千万别价格涨上去了, 成本覆盖了,超级 VIP 之后又搞出太阳系 VIP 甚至银河系 VIP 来「二次收割」。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