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干不掉的 2080 Ti,英伟达用最暴力的方式干掉了
而不同于新货购物平台上买家对于 2080 Ti 显卡的满意评价,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则出现了许多懊悔想要出手 2080 Ti 的「倒霉」卖家。2080 Ti 的行情也随之一落千丈,让好事者担心起显卡商家的生意。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今年 7 月英伟达宣布了 20 系显卡将停产,引得显卡商家们纷纷开始囤积显卡,各类 20 系显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涨价,不少商家更放出口号说囤积了数百万的存货准备利用这段时间大赚一笔。所以当 30 系显卡发布时,苦涨价久矣的消费者都拍手称快,盼望能够给囤货的商家们一记狠狠的教训。 这种泄愤的想法可能只能在心里暗自过瘾了,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商家们表示「你可能会小赚,但我绝对不亏」。 早在 10 系显卡以绝对的性能超越 9 系显卡的时候,商家们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最终的结果是 10 系显卡的大卖,成为了 Nvidia 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代显卡之一,其利润不仅大大弥补了库存的 9 系显卡的亏损,还让显卡行业重新焕发出了生机。相信以 30 系显卡超高的性价比以及用户口碑,复刻一次 10 系显卡的成功并不是难事。 「良心」更新的背后 英伟达 30 系显卡其实按严格意义上说并没有重现摩尔定律,因为在芯片电路数量上,受限于纳米级工艺的艰难提升没有做到翻倍的提升。 但是从 3080 较 2080 Ti 仅一半的价格实现 1.5 倍的性能提升上看,摩尔定律似乎并未完全失效,而是放缓了脚步。英伟达是如何做到这样的「大甩卖」,身为显卡巨头的它又为何不像 CPU 巨头英特尔一样挤牙膏呢? 从 30 系显卡的成本上分析,毫无疑问三星为英伟达客制化 8nm 工艺是最大的功臣。之所以不断强调其客制化的身份,是因为此 8nm 本质上是由 10nm 工艺改良而来,与台积电的 7nm 工艺相比其实有一代之差。 三星 8nm 工艺的晶体管密度约为 6100 万每平方毫米,与台积电的 7nm 工艺实现的至少 9600 万每平方毫米的密度也有约 50% 的密度差距。 而英伟达依然选择了三星 8nm,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 8nm 工艺作为已经成熟的技术在能够提供依然不错的性能提升的同时,比台积电的 7nm 工艺还要低至少 30% 的成本,这种成本的降低也是新的 30 系显卡价格得以下探的重要因素。 而英伟达的用功,归根结底是因为其受到的压力远大于早已在 CPU 行业称霸的英特尔。同样是以 AMD 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同于英特尔只需要面对 AMD CPU 的单兵作战,英伟达面临的是 AMD 联合主机厂商们发起的全面进攻。 与前几年 N 卡对 A 卡的碾压式胜利不同,AMD 推出的 Navi 系列在性能上已经能够与 20 系显卡分庭抗礼,让 AMD 显卡重新回到主流高性能显卡的行列之中。AMD 的用力更是体现在主机上。随着 PS5,Xbox Series X 两台次世代主机的发布,宣告了主机平台的画质将持平甚至超越高性能 PC,而背后的功臣都是来自于次世代主机搭载的 AMD 新一代显卡。 根据 Jon Peddie Rearsh 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英伟达的独显出货量仍占市场份额的 8 成。尽管如此,在游戏行业的地位上英伟达已经是腹背受敌了。 英伟达在 20 系比较高昂的定价让它在销量上并不出色,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升级配置或者让吸引主机玩家转投到 PC 阵营里,推出一款亲民价格的高性能显卡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而从 30 系发布后的反响来看,英伟达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如果你近期有着更新显卡的需求,在这个节点上再去入手 20 系显卡俨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RTX 3070 将于 10 月发售,定价在 3899 元。 RTX 3080 将在 9 月 17 日发售,定价在 5499 元。 RTX 3090 将在 9 月 24 日发售,定价在 11999 元。 「还在用帕斯卡架构(10 系)的朋友们,现在是你们放心升级的时候了」黄仁勋在发布会上微笑着说。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