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蓝光打造差异化竞争,深度解读酷开电视的生长逻辑
自2018年以来,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出货量连年下跌。最近,据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2020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出货量为4481万台,同比下降4.4%。虽然近些年智能电视在交互上有所突破,但是依然难掩缺乏创新的窘迫。笔者翻阅最近三年以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CT)排名情况,有智能电视研发生产业务的品牌仅三星和LG多次跻身前十,鲜有主营业务包括智能电视的国产品牌上榜。 缺乏技术创新不一定是导致市场萎靡的全部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其造成了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同质化严重的局面,电商平台一眼望去,尽是4K、HDR、内容、音效等老生常谈的词汇。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有技术创新的品牌更显难能可贵,也会更受欢迎,酷开电视就是其一。 酷开于2017年推出全球首款光学防蓝光电视,而在2020年发布的新产品,酷开已经完成高中低端产品全线搭载光学防蓝光技术。据奥维云网数据,自今年开年到七月以来,酷开电视销量环比一直处于上涨状态,堪称逆势增长。 在8月中下旬,暑期尚未结束,新学期即将开始,青少年开始“报复性”地使用电子产品娱乐或者学习,但用眼不当和电子产品发射出的有害蓝光无时无刻不在危害孩子们的视力。作为光学防蓝光技术的领导品牌,这个暑期酷开电视携手国内最大母婴社区——辣妈帮,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科普蓝光危害,呼吁家长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掀起了一场“护眼新视力”运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光学防蓝光电视也再次得到人们的认可。 什么是光学防蓝光? 电视防蓝光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市场上很早就诞生了电视防蓝光贴膜以及某些宣传用软件技术防蓝光的电视产品。但是前者防蓝光效率据实验室数据只在30%左右,后者通过软件将蓝光整体屏蔽,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通过调节色温的方式直接导致屏幕发黄,严重影响电视观感。 在手机、PC屏幕防蓝光大行其道的时候,智能电视防蓝光很大程度上处于空白状态,直至2017年酷开电视发布全球首款光学防蓝光电视打破了这一局面。光学防蓝光,顾名思义,是从物理光源上突破实现防蓝光效果,酷开的光学防蓝光是从灯珠光源处通过芯片算法平移光谱,减少415nm-455nm有害蓝光波段,做到真正的防蓝光护眼,但是画质不受影响。经德国权威检测机构TÜV认证,能够有效过滤约72%的有害蓝光。 创新驱动销量,同时也被跟风模仿 “光学防蓝光,护眼不偏色”此后成为酷开电视的一大标签,助力其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据奥维云网数据,酷开电视在2020年H1VCA线上销量全网排名第八,在互联网电视品牌排名第二。 酷开电视光学防蓝光的累累硕果也引来了其他品牌争相模仿,今年以来,不少品牌也推出了类似的光学防蓝光电视,但是据了解,酷开电视光学防蓝光技术此前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 这也是目前中国智能电视市场缺乏技术创新的一大缩影,即使一味模仿看起来并不体面,很多品牌依然趋之若鹜。究其原因,在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模仿是短期获得市场份额的捷径。但这注定不是长久之计。 互联网智能电视兴起不过七八年时间,多少风光一时的品牌最终走向衰落,其中部分品牌或许是因为资本运作出问题,但由于长期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失败的品牌不在少数,创新能力是他们没迈过去的坎。 酷开电视是首批进军互联网电视市场的品牌,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电视市场中稳健发展至今,不仅在国内取得前述的诸多亮眼成绩,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同样表现突出,其今年上半年在东南亚电商平台黑电排名第三,并多次取得平台大促第一名。 有持续创新能力,是酷开电视傲立市场的根本。 创维以人为本 智能电视虽然在交互上进步显著,但是由于电视产品的形态、应用场景较为单一,而电视显示的核心技术依然由日韩企业主导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国产电视要做出创新非常困难。 但是,酷开除了在2017年率先推出光学防蓝光电视A3,还在2016年推出全球首款HiFi大内容电视A2,内置顶级A级音箱,为用户提供极致影音体验;以及在2015年推出过全球首款无遥控、无插孔电视A55,仅依靠无线传输,科技感十足;更是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全面屏电视T55,而小米电视在2019年才推出全面屏电视系列……酷开电视前几年的功能或理念,很多都成了现在电视市场的流行元素。 ▲酷开T55 酷开电视在今年最新推出的酷开P70系列,拥有高达98.6%的屏占比,结合光学防蓝光,给用户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保障了他们的视力健康。另外,这款产品在AI声控上也有诸多创新体验,如息屏听音乐也是很多电视所没有的功能。在设计工艺上,其采用烫印金设计,给外观千篇一律的电视行业带来一抹别致色彩。 ▲酷开P70新旗舰声控智慧屏 在整个行业处于高度同质化,难以做出突破的时代,酷开电视却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它是怎么做到的?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