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你》幕后揭秘 你看见的3分钟 其实是Ta们的100个小时
是啊,病毒没有颜色、没有国籍,救援没有理由、不分年龄。51岁的李明,是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的一名职工,视频中的他在整理图书时,安静、沉稳。但谁能想到,疫情时期,他是“空城”武汉里的一名城市“摆渡人”。在开车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为社区老人配送物资时,他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拼命”,坚定、勇敢。 冲锋疫情一线,会害怕吗? “2003年参加非典的时候也许会害怕,但今年不怕。”李明说,在当下,整座城市、所有人都勇敢无畏,医护人员、患者、志愿者相互感动,就有了一种精神驱使他往前走。只有一句话,就是“我要帮忙”,没有别的。 致敬“为人师者”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师陆方喆,同样在开学前先回到了熟悉的教室。几个月前,他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的情景,还是发生在他一个人的隔离病房里。起初,他的学生还不知道自己的老师确诊了新冠。直到有一次,陆老师在给自己量体温,学生在视频里听到护士的喊话,这才“穿帮”了。 听说老师生病住院还坚持上课,同学们听课更加认真了,这是陆方喆未曾想到的。甚至有学生私信他说,自己以前没有好好上陆老师的课太不应该,下学期要更加认真的听课。学生的关心,让陆方喆觉得一切的坚持都值得。 幸运的是,他康复的很快。有人劝他“身体刚好,干脆修养得了,别太累”,但他不这么想。病房里的手机热点始终在线,他一直在坚持上课。“我是想给自己一点暗示,我是个正常人。”陆方喆说,上课、备课、改作业时间过得快,也可以分散一些负能量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这个病毒,没那么可怕。 拍摄《等着你》的100个小时里,要致敬的还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是陪伴了大家四年的辅导员。 他们是上课对你严苛、下课对你关心的老师。 他们是宿舍大楼的叔叔阿姨; 是食堂里的师傅; 是清整校园的环卫阿姨; 是维修师傅; 是校巴司机。 在疫情时,他们是勇敢的人,经历生死、面临挑战;在疫情后的第一个开学季里,他们回到校园、重返岗位,又都是最敬业的人。他们带着对新生活的希望,在武汉,等着所有学生早日回家——这是《等着你》当中最有温度的记录。 一支短视频用3分钟记录了一个大学生眼中的#不一样开学季#,就引发了大家的情感共鸣,这是视频记录生活、记录故事的力量。为了鼓励像佳晨这样的大学生一起记录下疫情后的第一个开学季,用最真实的镜头讲述每个人不同的开学故事,腾讯微校“不一样开学季”短视频挑战赛向全国大学生发出邀请,做一回学校的“代言人”。拿起手机、相机,拍一支个人原创的Vlog,并上传至个人微博、微信视频号平台,附带话题#不一样开学季#,即可参与活动。鹅厂定制礼品、证书、奖金也在这里“等着你”!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