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iMac 2020 款体验:外观不变,但我们发现了这 6 个细节更新
假如你经常要开视频会议,iMac 这颗自带的摄像头肯定是够用的了,当然,我个人会更想拥有一个类似 Face ID 的人脸识别验证体系,而不是每次都得敲键盘输密码。 ▲ 新款 iMac 支持「嘿,Siri」呼叫 其次,T2 芯片内置的音频控制器,可以令 iMac 的扬声器获得更好的均衡度和保真度,还有「嘿,Siri」的语音唤醒功能。 ▲ T2 芯片已经基本实现了对 Mac 全系产品线的覆盖 某种程度上说,T2 芯片算是苹果放弃英特尔阵营,改用定制处理器所做的一次提前「练兵」。它早已经从最初的安全防护,发展成类似于 M 系的「协处理器」定位,一步步将许多关键权限都收归到苹果自己手中。 可以预见的是,等未来 Mac 搭载了自家处理器后,T 系列芯片肯定还会与 CPU、GPU 产生更深度的联动,许多我们在 iPhone、iPad 上看到的功能,应该也会在那个时候实现。 现在买?还是继续当等等党? 总体来看,今年的 27 英寸新款 iMac 更像是 Pro 产品线的一次技术下放。毕竟,原本存在于 iMac Pro 上的 T2 芯片、1080p 摄像头,或是只存在于 Pro Display XDR 上的纳米纹理玻璃,现在都移植到 iMac 上。 更别说麦克风阵列、原彩显示等技术,甚至连 iMac Pro 自己都眼馋。 不过,对于想要在今年入手任何一台新 Mac 的用户来说,有一个问题,是无论如何都避不开的: 我是等苹果定制芯片的 Mac?现在买一台英特尔芯片的 Mac? 但在我看来,至少对 27 英寸 iMac 来说,今年有更换需求的朋友,仍然可以放心、大胆地入手。 原因有两点。 其一,考虑到 ARM 架构更注重性能、功耗上的平衡,目前会更适合用在 13 英寸 MacBook Pro,或是 MacBook Air 等轻薄本产品上,而非 iMac 这类高性能设备。 这既是风险较低的试水,也是对专业用户的负责。 其二,一台 iMac 的换代周期大概在 1-2 年左右,正好苹果也说了,转移架构需要花两年时间过渡,这意味着,如果你想买到一款足够成熟、软硬件适配度较好的「苹果芯 iMac」,至少也得等到 2022 年以后。 ▲ 设计师 Daniel Bautista 制作的「全面屏 iMac」概念图,支持 Face ID,底座还能无线充电。图片来自:Daniel Bautista 在架构转移的过程中,说不定我们确实能看到一台采用了「苹果芯」,用上超窄边框、全新模具的下一代 iMac,但你并无法保证这台 ARM 版 iMac,能够在软件兼容、稳定性上,做得比英特版的更好。 我其实挺认同油管博主 Dave Lee 对新 iMac 的评价: 对于创作者而言,不要去等待一个可能会变得更好的设备,只需入手现在就能买得到的工具,然后去创造当下的内容就好。 总之,如果你的工作流相对固定,且平时要用到视频渲染、3D 建模等大批专业软件,基于英特尔芯片的 iMac 仍然是现阶段最稳妥的选择,坚持个两三年也没什么压力。 而如果你只是纯家庭用户,只有上网和轻度办公的需要,等一等未来可能会更新的 21.5 英寸款(说不定就是首台 ARM 版 iMac 了),或是买个 Mac mini 再外接显示屏,都是更理性、更合适的选择。 希望我们能尽早看到全面屏 iMac 的到来吧。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