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wer 或成苹果秋季发布会唯一亮点
第二,AirPower 采用 USB C 接口,还是让人有点不太理解的。虽然,Mac 系列产品上,苹果一直在力推 USB C 口;但在 iOS 设备上,Lightning 接口则一直顽固存在着。苹果坚持用 Lighting,最直观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 MiFi 协议,攫取更多的利润。同样的,和 iOS 设备强相关的配件,也一直在用 Lightning 接口,比如 AirPods、初代 Apple Pencil 等。 而目前支持无线充的苹果设备大部分都和 C 口没啥关系,苹果现在这么做,大概率是在为以后全面转向 C 口做准备。由于欧盟等地区监管部门的要求,苹果很有可能从明年开始把新 iPhone 的接口换成 C 口。甚至可能会有更激进的做法,那就是 iPhone 取消外露物理充电接口,数据传输、充电都采用无线模式。 不管明年苹果会用哪种方式,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苹果以后会用 USB C 口来统一旗下的所有产品。也许,到那个时候,苹果用户需要的数据线只有双 C 口线一种。 方向错了吗? 之所以发出这个疑问,主要是现在安卓阵营也在发力无线充电领域。尽管无线充技术很早就用在智能手机上,但真正成为潮流并开始普及还是要从 iPhone X 发布时算起。只是,从 AirPower 来看,苹果在无线充上的方向是多设备同时充电以及让无线充电变得更加智能。 而在安卓阵营,各大厂商的方向显然是增加功率和加快充电速率。今年年初,小米 10 系列带来了 30W 无线快充,无线充电的实用性一下子显露出来。随后登场的 OPPO Ace2,把无线充功率提升到了 40W,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充满,充电速率已经吊打 iPhone 11 的有线快充。 进入下半年后,国产厂商在无线充电技术上厮杀得更为凶狠,OPPO 在推出 125W 技术时,顺便带来了 65W 无线快充;前两天刚发布的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也把无线充功率堆到了 50W。根据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未来手机要进入 " 无线 " 世界,率先的实现的也更可能是 OPPO 小米这些国产厂商。 对比之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苹果的无线充发展方向是自成一派的。有意思的是,之前在智能音箱上,苹果也坚持不随大流。HomePod 虽然叫 " 智能音箱 ",但它的智能和竞品的智能不是一回事。HomePod 的重点是音质,并且通过各种算法来监测设备的摆放位置并动态调整,以实现外放效果最优;但在语音助手的智能性上,被竞品吊打。而谷歌亚马逊小米推出的智能音箱,音质不是重点,而是把它作为自家 AI 技术的试验载体,并期望通过它来布局自家的智能家居体系等。 只是,苹果智能音箱把音质作为卖点、AirPower 则把智能性作为目标,两款产品都走出了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的思路。但从销量数据来看,HomePod 绝对称不上成功,更像是一次昂贵的玩票。至于 AirPower,它曝光的定价倒也不算太离谱(99 美元),但如果要真正打动用户,恐怕要需要拿出更多让人感知更强的东西;同时也需要 iPhone 等产品,在无线充电功率等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