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在线田静:不要害怕你面前有阴影,那是因为你背后有阳光
“从无到有。” 新东方在线考研名师田静在接受1个多小时的采访里,提到了三次这个词。她用这句话去概括自己在新东方13年的成长。 从“北漂”到“灵魂画手” 入职前培训到深夜,田静不小心坐错了车,结果迷了路,她坐在马路边不知道该怎么办。 ——回忆起2007年初来北京新东方的日子,作为“新北漂”的田静,像每一个初入职场的女孩一样,经历着社会带来的第一波历练。 面试时,田静以基础英语项目第一的成绩进入到北京新东方成为一名老师,但这样的高光时刻在起初的前两年并没有缓解她的焦虑。 从什么都不会,到自己觉得自己准备好了,再到真正讲课时的紧张和茫然……这些状态在随之而来的培训期和备课期集中爆发。起初的日子田静过得很辛苦,忙的时候每天只能睡2个小时,“那个时候不想别的,就是不断打磨、推翻重建,每天做好大纲和PPT,讲给自己听,每周讲给培训负责人听,然后再到上级,现场指导,当场调整,然后再到定期的教研会,最后才站上课堂。”但田静说,自己是抱着“朝圣”的心来的,新东方是所有英语人的梦想,希望被肯定是当时自己唯一考虑的目标。 “我的领导范猛老师有一天突然把我叫住了,说最近打分特别不错,一直是5分,还说给我涨了工资,我当时就觉得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因为我默默的努力被看见了。”田静回忆起自己当初被上级鼓励的小确幸。 她直言,自己是比较随遇而安的性格,没有刻意去寻找,但常常是机会落到了自己头上,自己就只是抓住了而已。 (田静参与千万名师计划) 2012年,已经是集团培训师的田静被推荐到新东方在线,这算是新东方给她的又一个新机会。 她在新东方在线的主力课程是考研英语和英语语法。与地面课堂的形式完全不同,虽然线上课堂可以解决时间、地域受限的问题,但在互动性、即时性方面,却不及线下课堂“真实”,尤其今年在线直播课程的火热,线下老师那一套拿到线上完全行不通。 刚转战新东方在线时,田静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而且这些没有之前的模板,一切都需要自己去琢磨和解决。于是,她开始重新设计课程,调整节奏,增强互动,把真实的自己和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记住她的同时,也记住了知识点。 为了能更形象生动的讲述知识点,田静常常会把不好理解的知识点动手画下来,在课上向同学们展示。譬如in bed,田静就会画出软床垫上凹下去一个人的画面,而on bed,“软床垫”则直接被画成“硬板床”。这种灵魂画风常常成为同学们的弹幕槽点,也因此田静多了一个“灵魂画手”的称号。 生活中,田静是一位“收纳达人”,总喜欢将周围杂乱无章的物件按一定的逻辑整理得井井有条。于是按着这个思路,她将英语当做一门理科,对它进行拆解,整理、归纳知识点,将无序变成有序,到形成记忆板块,再到提炼修改,不断化繁为简,这对于本就酷爱整理收纳的田静来说,成了种特别的享受。 “掌握学习方法要比单纯掌握内容重要,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同学们提升学习兴趣,改善对于英语畏难的心理,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事情。”田静说道。灵魂画手、收纳达人、静姐……现在的田静不仅拥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法,也拥有了自己独有的标签。 不久前,田静老师的考研阅读课正式上线,新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将学到的语法知识合理运用到阅读中去,帮助大家多维提升。“一方面,我想通过我的一些经验告诉同学们如何避免踩坑;另一方面,我始终认为,人要从不同角度提升自己,同时才能从不同角度去帮助学生。” 教学是一个连贯的东西,田静从线下到线上,从基础英语到国内外各大考试,在不断地挑战自己。一路走来,她也褪去了稚嫩的影子,而是充满自信、坚定和温柔。 一袋百事可乐和一张纸条 “在新东方这么长时间,特别感动的是两次,一次是刚当老师不久,一次是当了四五年之后。”田静回忆道。 刚当老师一两年的样子,田静暑假给住宿班的孩子上课。与走读班的孩子不同,这群孩子来自天南地北,来到北京新东方,对于老师都带着些许崇拜,因为田静的温柔亲和,十几天时间田静成了孩子们的“静姐”。结班那天,学生们还把田静团团围住,签名、合影,田静说当时还真有点“马上出道”的错觉。 但道别的时间溜得很快,田静坐上了返程的面包车。 车缓缓地往前开,田静发现有人在喊她的名字,原来是那群学生还跟在车的后头。田静打开车窗,正打算劝学生们注意安全,却听见学生们一边说着“老师我们会想你的”,一边从小窗户里扔进来一瓶又一瓶百事可乐。 小瓶的、大瓶的、听装的、原味的、青柠味儿……学生们把小卖部有卖的所有种类的百事可乐全凑了个遍。每个瓶子上还写着田静上课时的口头禅——“我说清楚了吗?”“这件事很重要”…… (学生们“空投”的百事可乐) 这一次百事可乐的“空投”让田静第一次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当老师的幸福感。“因为我特别爱喝百事可乐,每天上课拎着两瓶可乐进教室,没想到他们记住了。”田静说,这些可乐自己很长时间没舍得喝,特别是瓶身上的那一列列字,至今难忘。 另一个故事,缘起开班课上的一张纸条。 2012年一个平常的暑假班,为了快速了解学生,田静依照惯例,让学生们拿出一张纸条,写下自己来上课的目的。本以为是“例行公事”,班上一个来自上海的男孩却在课后犹犹豫豫地跟田静说,“老师……我……明天再给你”。 “老师……你……好好看。”第二天一早,这个185cm的大男孩特别腼腆、郑重地将这张被折叠得皱皱巴巴的纸条递到了田静手里。田静打开纸条,里头写着一句话“老师我其他成绩都挺好,就是英语特别差,但我不想放弃。” (田静和学生们的故事) “不想放弃”四个稀松平常的字,却让田静陷入了反思。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