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雷军透露两大“王牌”进展:一个难了,一个快了
以竞争对手华为为例,海思(此前专注安防领域)在 2009 年第一次发布面向消费终端的处理器 K3,直到三年之后,华为才正式出品了第一代自研处理器 K3V2,虽然 K3V2 历史意义重大,但也伴随着消费者的争议,2014 年,麒麟 920 才让海思处理器正式步入高端手机市场。 在那之后,华为还经历了制程调整,麒麟 940 裁撤等一系列风波,于 2015 年末发布的麒麟 950 处理器,才最终奠定了麒麟处理器在高端市场 " 三雄争霸 " 的地位。 从第一款手机芯片发布到正式立足,华为花了 6 年时间。对于在处理器领域扎根不深的小米来说,若要研发一款可以与高通匹敌的旗舰芯片,所需时间恐怕要横跨好几代机型。 除了制造难度之外,雷军推迟澎湃 S2 的发布恐怕还有商业考量。 不可否认的是,搭载澎湃 S1 的小米 5c 销量一般,虽然考虑到研发成本,S1 本身就很难回本。但商业成绩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战略倾向(小米是上市公司),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心。要做就做好,这是雷军在经历澎湃 S1 的商业失败后所得出的结论。 令人欣慰的是,在经历了澎湃 S1 后,小米依然能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目前来看,由于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为了改进手机的软硬件综合体验,小米、OPPO 都已经在处理器研发上布局。尽管这注定是一条坎坷之路,这些国产厂商的勇气依然值得我们赞扬。 其实,在十周年庆祝的前一天发布这样一篇文章,未免有点泼冷水的意思。MIX 和澎湃芯片取得的商业成绩并不能算绝佳,这点雷军也肯定心知肚明。 但小雷相信,雷军之所以不讳言小米曾经历的坎坷,背后恰恰是小米发力步入高端的坚定决心。对于登高者,一时的失利并不决定成败,只有在心态上蔑视困难,战术上挑战困难,才有可能在科技的高峰上俯瞰不错的风景,这恐怕就是未来小米十年的精神主题:乐观、勇敢。 相信明天晚上的演讲会,雷军能够给我们更多惊喜。让我们看到一个目眺远方,心怀壮志的小米。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