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马云:昔日相互成就,如今渐行渐远?
无疑,此举再次反映出软银的债务问题。 实际上,早在 2016 年首次套现之际,软银的债务状况已经没那么乐观了。 雷锋网此前曾报道,当时软银表示,套现持股纯粹是出于资本结构和去杠杆目标的考虑,希望减轻公司的债务负担。 据市场研究公司标准普尔 Capital IQ 测算,截至 2016 年 3 月 31 日,软银的债务已达到约 8.5 万亿日元(近 770 亿美元)。 后来,这一状况仍在持续。 2020 年 3 月 23 日,软银宣布,正在寻求出售或货币化其高达 4.5 万亿日元(约 410 亿美元)的资产,回购 2 万亿日元股票,以期减少债务。 随后的 5 月 18 日,软银发布 2019 财年年报——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归属于软银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 9615.76 亿日元(约 89.73 亿美元),超出预期。 伴随着投资的,永远不乏风险。 自 2016 年以来,软银愿景基金已向 WeWork、Uber、DoorDash、Slack、Zume 等科技初创企业投入了巨额资金。仅过去两年,愿景基金就投出了约 900 亿美元。 作为科技史上最大的风投机构,软银成功投资了阿里巴巴,但也投资了不少的「赔钱项目」,亚洲投资之神的光环似乎在逐渐褪去。 2019 财年,软银在其 88 笔投资上的亏损达到 1.8693 万亿日元(约 172.63 亿美元)。其中就包括: 投资 Uber 亏损 51.79 亿美元; 投资 WeWork 及其三家关联公司亏损 45.82 亿美元。 今年 4 月,孙正义还预测,由于疫情影响,在软银愿景基金投资的 88 家公司中,可能会有 15 家破产。 基于此,套现可以说是缓解燃眉之急的一个重要策略。 实际上,近日也有外媒称软银已聘请高盛评估关于其旗下优质资产 Arm 首次公开募股和出售的相关事宜,意欲出售。 后续软银还将有何动作,雷锋网也将持续关注。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