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QingCloud周小四:在谈容器同质化之前,你得先理解工匠精神
如今,KubeSphere已经加快了全球合作伙伴的发展,例如:与土耳其数据中心服务公司Radore的授权合作,为KubeSphere拉开了欧洲市场的序幕。 对于生态伙伴,KubeSphere始终保持开放和友好,一方面适配主流的云平台和容器平台,云平台如:阿里云、腾讯云、青云QingCloud;容器平台如:OpenShift、Rancher等,KubeSphere作为纯软件可以无缝地部署在既有K8s平台上。 另一方面,合作伙伴可以基于主流的监控框架对接KubeSphere,集成更方便,也不会被KubeSphere绑定。 在国产化生态构建上,KubeSphere已经获得鲲鹏、银河麒麟+飞腾、统信UOS+鲲鹏等认证,适配了华为EulerOS,同时加入了国内的开源社区OpenEuler,能够很好地兼容国产软硬件。 “未来,一定是云原生应用的容器混合云时代,也一定是生态之争的时代。”周小四希望KubeSphere通过生态提供更多产品给全球用户使用。 基于此,KubeSphere将围绕两个标签来发展:Open Source(开源)和Open Architecture(开放架构)。 未来,KubeSphere将只提供最核心的功能如:管理基础设施、工作负载,提供系统级别的服务如:监控、告警等,其他都交给Open Architecture。另外,KubeSphere还会帮助企业建设集团云和社区云,提供一些运营功能,比如计量模块、统计报表等,来完善整个生态。 在周小四的构想中,KubeSphere下一步的目标是做成一个可插拔的、开放式的架构,让ISV和企业能够基于开放架构的标准,开发自己的应用或者服务,部署到KubeSphere上,看起来就和KubeSphere上其他系统级别的应用一样。 如今,混合云和云原生的浪潮正在汹涌而至,在大量异构IT的底层基础设施之上,所有企业都在渴望一致且简洁的体验。在应用交付层面,企业不仅关注容器的能力,同样也关注从底层平台到上层应用的整体体验。 在底层拥有健壮混合云平台的青云QingCloud,在生态层面拥有大量合作伙伴的KubeSphere,将更好地承托企业用户在混合云的世界里乘风破浪。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