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动驾驶遇上渣土车,车主:还没反应过来就撞了
根据公共数据库 tesladeaths.com 汇编的数据显示,2013-2020 年涉及特斯拉汽车的致死交通事故当中,有 10 宗事故中驾驶者是开启了 Autopilot 辅助驾驶系统,而最终证实 Autopilot 系统为事故主因的就有 4 宗。这组数据其实也警示了特斯拉车主,自动驾驶系统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回到这次国内特斯拉 Model 3 的事故,FSD 是区别于 Autopilot 辅助驾驶的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如今已达到 3.0 版本,整个系统由摄像头为主导,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为辅,以 HW 3.0 为例,整车合共配备六个摄像头、1 个增强版毫米波雷达和12 个超声波雷达。而这次事故中的 Model 3,车主表示选购的是 HW 2.5 版本的 FSD 系统,摄像头和雷达的个数和 3.0 版本基本无异。 参考特斯拉 FSD 摄像头和雷达的安装位置,两侧 B 柱、前翼子版、前挡风玻璃和车尾都布置了摄像头,而毫米波雷达只有前置安装,考虑到此次事故发生碰撞的位置是车头右侧,可以猜想是前置摄像头和前置毫米波雷达的盲区位置,所以无法被 FSD 识别。 而对于 " 车辆突然加速 " 的问题,考虑到车主正在使用 FSD 系统,这辆 Model 3 极可能处于自适应巡航的工况,也就是打开了自动跟车功能。由于未能识别侧面的渣土车,前方车辆起步后,这辆 Model 3 也跟随加速行驶,直接撞上了渣土车。 摄像头加雷达,为何还有漏洞? 很多人会不解,一辆车配备如此多的摄像头,还有各种雷达的辅助探测,为何还不能解决盲区和识别的问题? 以目前 FSD 系统的主要传感方案——摄像头为例,其工作原理是靠测距结合算法来实现系统功能,包括一系列的主被动安全功能,如自适应续航、主动刹车和车道保持等等。目前业界也有斯巴鲁的 Eyesight 系统,同样是基于摄像头打造的汽车安全系统。 斯巴鲁 Eyesight 系统 摄像头能实现大部分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功能,然而其劣势也很明显,就是上述事故所提及的" 盲区 "问题,不论是人眼还是摄像头,所收集的影像和画面都是存在局限性的,一旦系统未能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便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摄像头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在雨雾天气,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下,摄像头无法测距更会导致系统失效的情况。 与摄像头配合的是毫米波雷达,虽说这种雷达的优点是不受天气影响、测量范围广和精度高,但其劣势也有无法识别行人、路牌等等,更有车主直言 HW 2.5 版本的 FSD 无法识别路上的雪糕筒,似乎也间接解释了这套 FSD 无法识别渣土车的原因。 当然,也有网友给出猜测,可能是 HW 2.5 的 FSD 系统把这辆渣土车识别成两辆独立的车辆,导致发生的事故。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理论上还离我们有一点距离,但它系统中的 " 自动跟车 " 功能,如今已经普及到很多家用车上。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十多万的自主品牌车型也已经搭载有ACC 自适应续航系统,如长安 CS75、吉利博瑞和哈佛 H7 等。 很多人都知道自动巡航这个配置,而 ACC 自适应续航便是自动巡航的加强版,加强后的系统可以适应不同速度下的跟车操作,如今不少车型都可做到时速30km 以上的自适应巡航,也有车型可以做到时速 0 到 180km 的自适应巡航,这个功能大致和特斯拉的 FSD 系统一样,同样靠雷达和摄像头进行道路识别。 而目前来看,雷达和摄像头的组合并不完美,如天籁的 ACC 自适应巡航系统,只能识别快速移动的物体,慢速、静止的物体识别度并不高,系统甚至无法及时预警和介入。 ACC 自适应续航系统和其他主被动安全配置一样,都是处于 L2-L3 阶段的驾驶辅助功能,想要解放人的手脚是远不满足的。作为驾驶者,更不能完全放任电脑去操纵车辆。众多事故也告诫我们,并不是配备了 ACC 自适应巡航系统,追尾事故就能迎刃而解,道路交通如此复杂,一旦大意就输了。 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是多个摄像头和雷达组成的特斯拉 FSD 系统,也有出错的可能,更别说放任其在复杂的路况上行驶。目前任何一种汽车上的自动驾驶系统都并不完善,要想真正 " 放开双手 ",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