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现在还在用翻盖手机?
到后来,日本网络环境变得更好后,很多翻盖机还可以将屏幕转成横屏,在机身侧面拉出一根小天线,就能用来收看电视,这同样是智能机在日本兴起前就普及的功能。 ▲ 不少动漫作品也会出现翻盖机,也为它们贴上了日系、二次元的标签 这种翻盖机也在中国流行过一段时间。我记得在自己初高中的时候,日式翻盖机便俘获了大量女生的欢心,一方面是因为屏幕够大、自拍好看,另一方面则是适合拿来 DIY,当时翻盖机上贴满闪钻,配个挂绳都是很常见的事。 ▲ 夏普曾在中国市场推出过几款双屏翻盖机 甚至就连男生们,也学会利用起翻盖机的内外双屏,将它们打造成一台「电子书阅读器」。毕竟就算不掀开屏幕盖,外屏也能正常浏览长篇的文字。 ▲ 在翻盖机最鼎盛的时代,日本运营商每年会推出约 20-30 款新机型。图片来自:Gigazine 可惜的是,NTT Docomo 并没能将自己超前的移动互联网模式复制到海外地区,反倒是封闭的生态环境,间接限制了日本本土手机厂商的创新能力。 随着 iPhone 的出现,以及 Android 系统等「舶来品」的到来,手机产业的主导权开始由运营商侧转向厂商,原本被 NEC、松下、富士通、夏普等日本本土厂商垄断的市场,却在智能机时代的竞争中渐渐败下阵来。 ▲ 2019 年全年日本手机市场的各品牌占比,苹果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图片来自:IDC 几年下来,留给日本手机厂商的份额也没多少了。如今苹果 iPhone 在日本手机市场的占比,基本跟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比类似,都已经接近 5 成,基本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 图片来自:每日新闻 为了缩减成本,包括松下在内的日本手机厂商不是合并,就是选择退出市场,对软件系统的开发也都相继停止了,大家都统一转向以 Android 为底层。 当年火热的「i-mode」模式,比如 felica 近场支付、手机电视和在线购物等,现在也都能在 iOS 和 Android 上轻松获得,触屏机的使用体验甚至比翻盖机还要好。 可以说,本土厂商的衰落,以及以苹果 iPhone 为代表海外品牌崛起,都令日本手机市场告别了由运营商主导的时代,手机厂商自身和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正反过来掌握话语权。 ▲ 日本运营商 au 在 2019 年推出的新一批翻盖机。图片来自:au 可就算如此,日本的市场特殊性,也没有让那些传统的翻盖机完全消失,近两年里,三大运营商也仍然会坚持推出各种新机型。 如果你浏览日本手机线上卖场的网站也会发现,他们会习惯把智能手机和传统手机分开称呼,像 iPhone 这类的触屏机,会称为「スマホ」,也就是智能手机。 而传统的翻盖机、功能机,则称为「ガラケー」。 ▲ 富士通 ARROWS F-03L 前文也说了,由于日本手机市场发展较早,很多智能机时代才应该出现的移动支付、视频等功能,在功能机时代就已经被解决,这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用户对于智能机抱以「不感冒」的态度。 日本的老龄化社会结构也间接阻碍了智能机的普及,很多中老年用户仍钟情于翻盖结构和实体按键,平时打打电话、收发邮件也够了,而触屏智能机对他们来说则有些「功能过剩」。 可线上服务总会有退市的一天,NTT Docomo 开创的「i-mode」,以及 FOMA 3G 服务就宣布在 2026 年下线;而另外两家运营商 au、SoftBank 也会在这个时间点,停止对 3G 网络的支持。 为了能守住这些老用户,让他们在不需要改变原有习惯的情况下,跟上智能机的服务,运营商们采取了一个变通方案:在传统翻盖机的机身内,安装智能机的软件和服务。 你也可以称它为「半智能手机」(ガラホ)产品,其实就是智能手机「スマホ」和传统手机「ガラケー」这两个词的合并。 ▲ 夏普于 2019 年 4 月推出的第三代 AQUOS ケータイ 表面上看,这些翻盖手机和之前的功能机一样,依旧是上半部分屏幕,下半部分实体键的翻盖设计,但内置的系统已经变成基于 Android 定制,对支持 4G 网络、WiFi、蓝牙连接做了支持,并集成了 Line 这样的主流社交软件。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