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政策利好不断,1.5万亿的UAM成中国企业“弯道超车”新赛道
2019年2月1日,中国民航局基于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的特点及运行风险发布《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管理规程(暂行)》,同步开展飞行器的适航审定试点,通过该项目志愿申请人的试点开展来收集、积累无人机适航与运行种类之间关系的数据和经验分析,探索符合创新业态和国际趋势的无人机审定方法。其中,亿航智能是中国首家唯一且唯一家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适航审定单位,从实际运行安全风险由低到高的规划,第一阶段采取“以物易人”的方式开展试运行。 目前,该项目现已初现成果——亿航的自动驾驶飞行器已经通过民航局无人机审定组及专家们的运行风险评估相关的文件审查、现场飞行验证等程序,完成全部审查项目,为后续载人应用(如低空空中游览)的安全风险评估及方法进行基础夯实与经验积累。 亿航在广州南沙开展低空空中游览场景的载人飞行演示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办公室空管处调研员杨非就表示,“飞机本身飞行很平稳 轨迹准确,控制到位,后续希望(亿航)把数据采集记录做好,为接下来的安全评估做好基础,未来在这个行业形成更高一级的行业标准。” 在此试点项目中,其拳头产品亿航216在运行场景、运行风险、运行程序及飞行数据方面均为中国民航局信息收集提供了原始支持。 下一步,中国民航局将对审定类无人机开展相关适航等方面工作,深入研究运行风险评估、分布式操作资质管理以及颁布多项无人机行业标准,重点关注亿航,开展适航基础性实验,真正做到引领行业发展,有底气、有决心让“中国研发的产品,还是要中国先飞起来”。 去年中国民航局空管办出台的《关于促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指出,将“构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标准体系,推动我国无人驾驶航空标准走向国际化。” 可以预见,在下一代航空产业的全新赛道,中国民航局锐意创新,力促行业发展,而以亿航作为中国民族科技企业则在产品生产、商业交付和平台搭建实现对欧美大国的弯道超车。如此一来,政企联合有望协同引领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的话语权建设,将中国标准输出到世界,变为国际行业标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