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我的 iPhone 已经能认出「口罩脸」了
但苹果在《Face ID Security Guide》指南中也明确指出,只要这次识别的脸部数据足够完整,且用户能够在 Face ID 解锁失误后又立即输入正确密码,那么 Face ID 也会将这套「识别错误」的脸部数据存储下来,更新自己的数据库。 所以,在我们佩戴口罩然后不断尝试解锁时,表面上看,Face ID 一直显示识别失败,但只要你马上用密码解锁成功,它仍然会一次又一次地将你的「口罩脸」记录下来。 这其实就是它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久而久之,当解锁次数超过一定阈值后,系统就会生成一个新的 Face ID 数据,也就是基于你的「口罩脸」生成的脸部特征了。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 Face ID 会在一段时间后,才成功识别出不少人戴口罩的样子。 然而,从疫情开始到现在,苹果并没有公开强调这项 Face ID 的自主学习特性,反而选择去优化口罩状态下的解锁流程。 在最新版的 iOS 13.5 更新中,只要 Face ID 检测到你戴了口罩,并无法识别时,它就会迅速进入到密码输入界面,而不是让 Face ID 继续进行数据匹配。 老实说,这种方法确实加快了戴口罩时的解锁效率,但最终仍然要回归到手动输入密码的步骤,我个人觉得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 将口罩和自己的脸「融为一体」 在苹果更新系统前,很多人也在想方设法寻求其它方案,让 Face ID 快速认出戴口罩的自己。 有人就尝试戴着口罩去录入 Face ID,但此时 iPhone 会提示「面部被遮挡」的字样,原因是 Face ID 录入时必须要检测到人的鼻子和嘴。 一些人索性将口罩对半折起来,遮住半边脸进行录制,确实有机会骗过 Face ID。 ▲ 2D 图像不管用,做成 3D 的总可以了吧?图片来自:WSJ 还有网友专门制作了一个立体脸模口罩,似乎同样能通过 Face ID 的录入。 有意思的是,在 4 月份,苹果 CEO 库克还展示过一个由苹果设计、生产和配送的口罩产品,它由透明塑料面板和硅胶绑带组成,自然不存在「挡脸」的情况。 不少网友便打趣说,苹果连自己做口罩时,都在照顾 Face ID 的正常使用。 从个人角度来说,苹果没有高调宣传 Face ID 自主学习的特征也存在一定原因。毕竟,这种「自主学习」并不在苹果的掌控范围内,完全得靠 iPhone 自己「顿悟」。 如果从 2 月份戴上口罩起计算,我手上的 iPhone 就整整花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了对我「口罩脸」的识别,期间我几乎每天都会有戴口罩解锁的情况。 有的用户倒是十分有效率,前后只花了不到一个月,我猜测这可能和平时使用 Face ID 的解锁次数也有关系。 为了加速这个学习的流程,我身边也有朋友选择疯狂给 Face ID 「灌」数据,预估前后进行了上百次识别,才完成对「口罩脸」的自动学习。 所以,其实苹果也很难给出一个量化指标告诉用户,他们手上的 iPhone 会在什么时间点,多久之后,才能录入口罩下的人脸状态。 ▲ 图片来自:GadgetMatch 何况,这种「口罩脸」识别的准确度也并非达到 100%。以我个人情况为例,基本上只有当我脸部正视 iPhone 时,才能做到成功解锁;但凡角度稍微刁钻些,仰着头、斜着眼睛看屏幕,尝试 10 次可能都会有 5 次失败。 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大概也是苹果没有高调宣传 Face ID 自主学习功能的原因之一。 毕竟,如果想要做到 100% 的解锁成功率,输入密码,或是脱掉口罩,仍然是最好的做法。 也难怪现在很多人都在想念使用 Touch ID 指纹识别的日子了。 我记得在新 iPhone SE 刚上市那会儿,一些用户戴着口罩,聚集在 Apple Store 门店的柜台旁,来回尝试用正面那颗实体 Home 键来解锁。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