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小米财报现韧性:疫情下的力量与生机

发布时间:2020-05-22 15:08:1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5月20日,小米发布2020年Q1财报,其营收实现497亿,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实现23亿,同比增长10.6%。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小米都远超过市场预期。 要知道,2020年Q1疫情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了

5月20日,小米发布2020年Q1财报,其营收实现497亿,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实现23亿,同比增长10.6%。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小米都远超过市场预期。

要知道,2020年Q1疫情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了营收、利润腰斩的情况。那么,与其它上市公司动辄腰斩的业绩相比,小米的业绩为何不退反进呢?

某种程度上说,此次业绩超预期背后,是小米商业模式的胜利。在本次疫情中,小米更高运营效率和更强业务弹性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业务弹性为例,在本次疫情中,一方面小米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扩大自身硬件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其又能受益疫情下“宅经济”的爆发,通过互联网服务延伸,保证自己的盈利能力。

2020年Q1,小米的互联网收入占比由2019年Q1的9.7%大幅提升至11.9%,毛利占比也达到了44%。

也正因为如此,疫情并未对小米的业绩造成显著影响。

不出意外,随着疫情过后,5G浪潮来临,小米基于商业模式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放大,小米也将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 01 /

业务逆势增长,

小米业绩实现平稳过渡

今年一季度,疫情对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部分公司甚至出现了营收、利润腰斩的情况,但小米是个例外。

与大部分上市公司相比,小米的业绩表现堪称惊艳。其营收实现497亿,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实现23亿,同比增长10.6%。

业绩逆势增长的背后,小米各项业务在疫情期间也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在手机业务上,小米实现营收303亿,同比增长12.3%,能在疫情肆虐的一季度,取得这样的表现殊为不易。

要知道,根据GenCanalys数据,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3%,而小米是全球销量前四的手机厂商中唯一取得出货量增长的公司,其出货量逆势增长9%,市场份额也较2019年同期的8.9%提高到11.1%。

这也验证了小米全球化和双品牌战略的正确性。在全球化的布局下,小米的海外收入占比已达50%,极大分散了业务的风险。双品牌战略又帮助小米涵盖了高、中、低端的各个用户群体。两者一同保证了小米手机业务在一季度的不俗表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在5G手机上也取得了不俗表现,根据Canalys数据,小米在中国市场实现了25.9%的5G市场渗透率,高于市场平均,在中国大陆5G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在5G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将有助于小米提高ASP,进而提高手机毛利,这一点已经有所显现。2020年Q1,小米ASP同比提升7.2%,手机毛利率也从3.3%提升至8.1%。

在IoT业务上,小米实现营收130亿,同比增长7.8%。从产品上看,由于疫情对IoT品类中大家电的运输和安装影响较大,因此小米IoT业务的整体增速不及手机业务。

但小米在一季度,持续丰富IoT的产品组合,加强AIoT的互联互通。而且除大家电外的多个品类也未受疫情影响,并迎来销量暴涨。比如,搭载WIFI 6技术的路由器收入同比提升124%,蓝牙耳机收入同比提升620%。

一方面,这归功于小米全渠道的的销售优势,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销售方式,极大降低了疫情对IoT销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也提高了单个用户在小米IoT业务上的复购率。

最后,在互联网业务上,小米的互联网业务实现营收59亿,同比增长38.6%,是各项业务中增速最高的一块。

互联网收入增长不难理解。疫情打乱了用户的生活节奏,用户的在线上时长增加,也推动了小米游戏等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发展。比如,一季度游戏收入同比增长80.5%。

同时,得益于算法能力的提升和广告变现途径的增加,在一季度广告主纷纷减少投放的情况下,小米通过算法优化,以及搜索、信息流等广告变现途径的增加,使广告收入逆势增长16.6%。

综合各项业务来说,疫情之下,小米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但比起出彩的财务数据,投资者更应该关心的是,是什么支撑小米出色的业绩? 

/ 02 /

业绩超预期背后,

小米商业模式优势凸显

人说逆境是企业的试金石。疫情之下,亦是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次业绩超预期背后,是小米商业模式的胜利。

小米的商业模式主要由硬件、互联网、新零售组成。三者的关系是,通过压低硬件毛利,进行互联网获客,进而实现互联网变现,同时新零售支撑着硬件产品的销售,而多品类的硬件,又有助于新零售ARPU值的提高。

在这个商业模式下,相比同业,小米有着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强业务弹性。这两点也在本次疫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说运营效率,小米、华为等公司的收入,是通过从商品的生产到消费者购买之间的价值转移实现的。在转移过程中决定企业损益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二是从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运营效率。 

疫情对企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产生了影响,进而最终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在疫情中,运营效率越高的企业,受到影响越小。

小米的高运营效率体现在,更低的运营费用和更高效的库存周转。

2019年全年,小米的运营费用率为10.1%。到今年一季度,小米的运营费用率也仅为10.6%,上升并不明显。反观苹果,去年全年苹果的运营费用率在13.2%。到今年一季度,其运营费用率提升到16.3%,上升幅度远远高于小米。

究其原因,小米的多产品线能够充分挖掘用户价值,提高单个用户的ARPU值。此外,多产品线也能进一步提升渠道复用率,降低渠道费用的占比。

库存周转方面,在当下商业模式下,硬件更多是作为小米生态中的流量入口,并不过多追求高毛利。相比同行业其他公司,这也对小米库存周转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前端研发、生产环节,小米通过生态链布局,压缩生产链条,以提高库存周转。在后端销售环节,小米强化了线下零售渠道的布局。截至去年年底,小米之家线下门店已经超过2000家。

也正因为如此,小米的库存周转天数在疫情之下变化有限。2019年,小米的库存周转天数为63天。到今年一季度,库存周转天数也仅为71天。

除高运营效率外,小米的商业模式在疫情之下,也表现其更强的弹性。

一方面,小米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扩大自身硬件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其又能通过互联网服务延伸,保证自己的盈利能力。比如在Q1,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虽仅占比11.9%,但毛利占比达到44%。

伴随着手机业务市场份额的提升,互联网服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收入占比由2019年Q1的9.7%大幅提升至11.9%。

互联网服务的占比提高,也将进一步提升小米的盈利能力。从数据上看,小米的毛利率从2019年Q1的13.9%增加到现在的15.2%,提升了3.3个百分点。

无论是高运营效率,还是业务弹性,小米基于商业模式的优势都将在疫情后延续,其业务也将迎来更快速的发展。

/ 03 /

疫情过后,小米将获“第二春”

不出意外,疫情过后,依托商业模式的优越性,小米也将收获“第二春”。

从行业角度看,AIoT市场方兴未艾,属于一片蓝海。小米在整个AIoT市场处于龙头地位,据iResearch的统计,按照2019年底已连接设备数统计(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小米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消费级IoT平台。

并且,在疫情期间,小米依旧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