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e签宝创新不止引领行业变革
如果说疫情是一场浪潮,那么当浪潮退去,就会看见曾被潮水裹挟着前进的企业,有谁在裸泳。 智慧的企业会在过程中得出这样的答案: 与其被裹挟着前进,不如合力打造那一艘方舟,载着更多同行者前行。 疫情,是冬风还是东风? 以疫情为代表的开端,可以说给2020年奠定了一个“数字化之年”的基调。无接触化社会催生的线上化政务和办公,成为了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 在政府窗口,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线上向当事人发起事项认证;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线上与客户完成信贷流程;在房地产公司,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在线上与购房人签订购房合同......在这样的"线上"时代,一贯低调的电子签名行业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相关公告法律条文上得到了来自官方的认可: 3月26日,国家移民局公告,电子文件与盖有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或出入境边防检查印章的同类纸质文件具有相同效力; 4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允许在办理土地、房屋等转移登记时使用电子文书; 4月11日,上海“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正式引入电子签章应用,实现企业、市民在网上办事中心对于电子文档可信签署的业务需求; 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修改,进一步放开了电子签名的使用范围; 4月30日,国务院签署相关文件,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在政府和企业的选择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2月21日,成都天府新区2020首场投资促进网络直播暨签约仪式上,天府新区和六个项目完成了320亿元的“云签约”; 3月2日,杭州在全国率先对工业用地实现“云上供地”模式,钱塘新区、建德市共计4宗99亩总计2153万元工业用地项目完成线上签约; 3月4日,福州市晋安区迎来今年第一季度线上网络签约活动,17个项目在线签约,总投资194.78亿元; 3月4日,杭州未来科技城2020年度第一批重大项目“云签约”,未来科技城管委会签下重点八个项目; 3月5日,杭州滨江区“同心三服务”首场云签约仪式上,杭州高新区(滨江)科创公司企业在线完成签署...... 4月10日,杭州市住保房管局正式推出买房卖房“云签约”,买卖双方无需到签约现场,应用电子签名、人证识别等技术,通过手机便可进行网签合同“电子签名”,足不出户就可签订房屋交易网签合同。 4月28日,国内知名互联网移动阅读平台——网易云阅读,通过e签宝电子签名,用于原创作者授权合作协议在线签署,保护原创作者的内容版权。 除此之外,新常态下的在线医疗、在线教育、银行在线业务等新领域,不得不说都为电子签名行业添了一把助燃剂。 不可否认,疫情给全行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就整个电子签名而言,更多的是机会。如何把握机会,将“冬风”转化为“东风”,则是行业中不同企业需要解答的考题。考验的是,不同企业对于新常态下市场的应变能力。考验的是,企业对于自身产品的创新能力。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无论企业本身还是产品,可持续的生命力不在于维系其本身,而在于获得“造血”能力。 务实To B 市场吸引投资人 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去年上市且市值一度超过百亿美元的DocuSign,让全世界都看到电子签名市场的潜力。 在疫情的影响下,DocuSign的表现相对强劲,一度走势优于大盘。根据英为财情Investing.com行情显示,2月19日,DocuSign的股价创历史新高,达到92.55美元,之后在3月17日收于70.94美元,市值为127.3亿美元。 DocuSign股价日线图,来源:英为财情Investing.com 其股价自年初以来上涨54%,较2018年的IPO价格上涨了280%。“长期来看,企业可能逐渐取消依赖纸张的合约”,DocuSign首席执行官(CEO)丹尼尔·斯皮里奇(Daniel Springer)表示。并且透露还将继续展开与NEC旗下企业等日企的合作。 如果说DocuSign承载了美国的性感愿景,那么中国的投资人们最梦寐以求的是,在这场务实者的赛道中,寻找到一个“火箭上的位置”。 今年上半年,许多投资机构在采访中都对外表示过对于To B赛道的 青睐。云启资本合伙人毛丞宇坦言:“今年 to B 市场还是出现了一些小风口,如 RPA、低代码、PaaS 化等。未来企业合规性和安全管理方向会有不错的机会。” 信天创投合伙人蒋宇捷则分享对于To B 企业的投资建议:“我们投资的方向就是去满足传统企业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三化转型的巨大市场诉求。” 并且表示:“产品是否存在赢家通吃效应是评估早期 To B 项目的标准之一,在赢家通吃的赛道里基本只有第一梯队甚至前两家有大机会,剩下玩家最大的可能是失败或者被并购。例如电子签名, DocuSign 在美国市场份额达到43%,占有率接近一半,中国头部三家公司市场占有率合计在80%以上。” 根据行业投融资现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这样的趋势:大部分投资集中于头部企业,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自2018年以来,仅有e签宝、法大大等5家企业获得融资。其中e签宝获得6.5亿元C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戈壁创投及老股东靖亚资本跟投。本次C轮融资,也是国内电子签名领域迄今为止已公布的最大一笔融资。 “因为电子签名具备商业基础设施属性,”e签宝的投资方,靖亚资本合伙人何沛坦言,“如果把互联网商业活动比作一辆单车,那么第三方电子支付和电子合同就是单车的两个轮子。随着各行各业业务的在线化,电子签名会逐渐成为整个商业的底层基础设施之一。” 另外,随着时代大主题切换至to B频道,to C市场的王者逻辑“网络效应”,在电子签名赛道上得到延续。 在电子签名行业这被称为“链式反应”,由于合同签署是双方或多方行为,因此如果一家企业使用某家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会带动其上下游关联企业也使用该平台。因此一旦电子签名服务商占据了某条产业链上的核心客户,交易当中涉及的话语权较弱的一方,通常也会使用同一电子签名服务平台。 DocuSign增长迅速的原因,也与链式反应有关系,据DocuSign招股书,目前全球前10科技公司中的7家、全球前20医药公司中的18家、全球前15的金融服务公司中的10家企业,都在使用DocuSign的服务。 紧握AI,创新产品 前文提及的DocuSign在近日完成了此前宣布的对合同分析和人工智能(AI)技术提供商Seal Software的收购,这个消息或许能够给国内的电子签名公司提供一个创新方向。 电子签名行业老兵e签宝在去年发布了智能合同产品,引领行业进入2.0时代的智能合同,实现的合同的智能拟定、智能审阅、智能管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