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的背后,离不开这波科技能量
要想做出精确的天气预报,专业模型与大数据几乎是必不可少。从四面八方汇总而来的复杂信息中归纳整理出关键数据,再通过公式与模型进行测算,最终得出符合逻辑的预期结果。没错,虽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两个数字外加一两个天气符号,但天气预报这项工作的挑战性,就是如此可观。 正因如此,能够以新晋选手的姿态接下天气预报这份艰巨的任务,算力Pengpeng的表现确实值得我们喝彩: 宅在家里太久,少了许多夜生活的我们,甚至会开始仰望夜空,思考对未知的探索: “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征服这些遥远的星辰?” 答案或许要比想象中更晚,即便 “抵达”也许遥遥无期,至少在“观测”方面,我们一直在进步。 例如,我们的眼睛最远可以观测到220万光年之外的星系,但利用口径500米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我们的视野已经拓展到了137亿光年之外的太空。 认知的疆域,正在被我们自己不断开拓。而在这个过程中,鲲鹏同样贡献了一份可贵的算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幸运的是,有了鲲鹏的帮助,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超越田园牧歌的千万星辰,为我们的未来远征,指定明确无误的目标。 Part B 应用广泛的算力Pengpeng,硬件实力究竟如何呢? 鲲鹏处理器是兼容ARM架构的通用算力处理器,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以PC或服务器的最终形态出现),而手机则是采用ARM芯片。 2018年,全球ARM芯片出货超过230亿片,主要用于端和边;2018年数据中心通用CPU出货不到3000万片,是数百倍的差距。2019年第四季度,ARM总计出货64亿个ARM芯片,针对低功耗嵌入式市场的产品占比66%;2019年四季度全球PC的出货量仅约为7060万台,差距巨大; 5G商用带来的边缘计算需求、AI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以及云的分化和演进等,正在影响全球服务器市场,并显现出了技术应用创新带来的增长动力。端和边算力的巨大优势或将持续牵引生态的发展,进而驱动中心侧计算架构的创新,鲲鹏处理器具有强大的市场空间。 简单来说,这款处理器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是“服务器当中的核心芯片”那么简单,而是整个算力网络当中的重要节点。从点到线,再到交织连成网络将终端的算力汇聚在一起,这才是鲲鹏对IT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真正的影响力远景。 只有到达这个程度,我们理想中的“数字化生存”才会真正得以实现。 对于企业来说,无所不及的海量数据,为自家的经营目标,勾画出了精确到每位跨国消费者的商业蓝图——爱好,习惯以及消费倾向,统统可以精确到个人,量身定制的专属服务变成了理所当然不会被拒绝的选择。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每天睁眼之前,个人定制的数据服务就通过智能家居来到了我们面前——从闹钟响起拉开窗帘,到调整沐浴水温和新风系统,再到整理报告新闻日程和通勤计划,属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数据以及支撑在背后的算力系统照顾下,变得无比清爽妥帖。或许将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将不再是什么贬义词,而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无论如何,在过去的2019年,规模级数不断提升逐渐来到量变边缘的算力概念,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直观的影响;那么,在已经到来的2020年,以鲲鹏为代表的算力甲方,又会在“算力赋能”的浪潮中带来怎样叹为观止的新奇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