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Pro X 评测:这就是我的第二台 Windows 设备
当我在评测完毕,再次切换回自己的电脑前时,打开需要输入密码的登录界面时呆了几秒,仿佛那个拿着 Game Boy Color ,却把它当成触控屏戳的小女孩。 微软和高通打造的 ARM 处理器,有多少生产力? 我知道,如果不看跑分数据,对于采用 ARM 处理器的 Surface Pro X,你可能始终会有些疑虑。 毕竟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推出 ARM 处理器的 Surface 设备,而当年推出的 Surface RT 与 Surface 2,无一例外都成了「前车之鉴」。 ▲ Surface RT. 图片来自:Wired 但跟过去两次不一样的是,这次 Surface Pro X,运行的不是 Windows RT 这样的残缺版系统,而是完整的 Windows 10 系统,这对于基于 ARM 架构的处理器,也是更大的挑战。 在 GeekBench 4 的跑分测试中, Surface Pro X 在 ARM 环境中单核得分为 3395 ,多核得分为 10305,这个水平大概和搭载 AMD Ryzen 处理器的 15 英寸 Surface Laptop 3 相当。而 Adreno 685 GPU 的性能也超过了 Intel 10 代酷睿。 微软表示,Surface Pro X 每瓦的性能是 Surface Pro 6 的 3 倍,如果允许 ARM 原始程序, Pro X 的表现其实还有所提升。问题就在于,目前 ARM 应用的生态尚未成熟。 比如在跑分测试中,兼容性问题就暴露得比较明显。不少跑分软件都不兼容,可能会在安装和测试过程中报错,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一些应用中也时有出现。 这对于定位为生产力工具的 Surface Pro 系列来说,很多人可能无法接受。不过在我们谈论生产力的时候,首先需要定义什么是生产力。 正如爱范儿在之前的文章指出的,生产力不应该由设备去决定,而是取决于你的需求。换言之,每个人的生产力需求可能都不一样。 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设计师和画家用平板创作出各种精美的画像,前两年一期《纽约客》封面就是用 iPad 绘制的。 可是,就算给我再好的机器,我也画不出来,更重要的是,我并不需要。对于我来说,这就是过剩的生产力。 我所需要的,要一台能够出差时轻薄便携,而且在网页浏览、文字编辑和在线协作等方面不拖后腿的设备,甚至连 Photoshop 也不需要 ,很多时候美图秀秀或者泼辣修图就已经足够。 性能和轻薄不能兼得,当 Surface Pro X 用低功耗的 ARM 处理来换取日常使用的机动性,它所提供的生产力,就是为了满足我这样对移动办公有需求的用户。 相反,如果你是需要处理大量 4K 视频素材的视频剪辑师,是需要精修各种平面图的摄影师和设计师,那当然需要性能更加强大的设备。 值得买吗? 对于是否值得购买的问题, 抛开 Windows 和苹果阵营的站队,买 Surface 还是 Mac,买传统笔记本还是二合一设备,永远是争论不休,但没有结果的问题。 如果主要用于移动办公,目前桌面系统的体验还是更胜一筹。作为运行完整 Windows 10 的 Surface Pro X,比起 MacBook Air ,优势也一目了然: 史上最薄的 Surface+ 窄边框,观感和手感更加舒适 新的键盘设计,触控笔更不易丢失 支持 4G LTE 连接,开机即在线 可以自行更换升级 SSD Windows Hello 人脸识别带来的「无摩擦」体验 但如果放在其他办公场景, Surface Pro X 劣势也可能被进一步放大: ARM 处理器对于性能和兼容性的限制,大型 64 位应用基本不可用 砍掉了耳机插孔 作为二合一设备中的代表, Surface 的价格一样是标杆级别的。 Surface Pro X 国行版起步 8488 元,顶配 13988 元的价格,值不值得买?到底还是看你的使用场景。 像是出差频繁的商务人士和媒体工作者,以使用 Office、浏览器等轻度应用为主,轻薄的 Surface Pro X 不失为腰椎友好之选。 但如果你主要的使用场景还是在办公室,就要考虑你移动办公的频率和强度,是否需要匹配一台这样价位的设备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