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落伍之后,它将成为你未来十年的主力设备
来源:极客公园 自从互联网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三十年间,互联网的入口从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慢慢变成了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每一次改变都创造了新一代互联网商业巨头。 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在哪里?随着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的红利渐渐消退,这个看似遥远的问题越发地迫在眉睫。创业者们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本文的作者 孙旭 就是这样一名创业者,以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他曾担任微软 Surface 硬件研发工程师和孩之宝 NERF 产品经理,多次将百万量级产品从美国立项带到中国工厂调节产线试产和最终量产。目前,作者正在准备自己的创业项目「荷鲁斯眼镜」。 在本文中,作者从上一次 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过渡入手,分析了互联网入口发生迁移的条件,并结合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必然会到来的新一代互联网入口作出了判断。 还记得你上一次熬夜看的发布会吗?上一次点燃你对科技和数码热情的发布会,是哪一场呢? 当年那些发布会就像是像是球赛一样,足以让我们为它熬夜,为它呼嚎。有些产品,即使用不上,你也会为它的出现激动不已。 这种惊喜已经很久不见了。哪怕苹果、Google,也摆脱不了每年被人诟病发布会越来越无趣,越来越令人失望。手机产品的创新已经进入「滑翔」阶段,铆着劲向上冲的时期已经结束。 近两年来,手机厂商大多在屏幕和摄像头上做文章,这些细致的创新已经很难击中使用者的痛点、痒点,更不要提体验上的颠覆。与此同时,手机出货增长越来越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比起振奋人心的那几年,今天的手机行业已经略显疲态。 回到历史上看,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互联网其实已经走完了与浏览器时代传统互联网类似的发展周期。如果把 1993 年网页浏览器 Mosaic 的发明看作是互联网的开端,到 2007 年乔布斯发布 iPhone,这是一个 14 年的周期。 2007 年至今,又一个 14 年迎来尾声。 产业的迷茫期,同时也是下一个时代的窗口期。在这个时候,也许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是什么?开启下一个入口的硬件产品形态是否已经出现? 以史为镜,想要找到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就必须回到上一次入口过渡的阶段,看一看传统互联网如何完成了向移动互联网的过渡。 历史往往是押韵的 2005 - 2007 年,个人电脑行业也进入了存量厮杀,这时,苹果和谷歌借着 3G 网络的大规模应用,从边缘发力,完成了 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跨越。 事实上,智能手机之所以能够突破 PC 完成颠覆,主要是因为个人电脑行业的玩家在当时对智能手机产品形态的不重视。 我们从开启移动互联网的 iPhone 说起。 乔布斯重返苹果后,逐渐稳住了苹果的个人电脑业务,同时推出了第一代 iPod 和 iTunes。音乐类产品看起来与苹果原有的电脑业务关系不大,因此没有引起个人电脑行业竞争对手的警觉。 这时候,个人电脑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联想、HP、Acer 分别完成了对竞争对手的收购。PC 行业的老对手们正在操心的是如何在日趋红海的市场里确保自己的位置。微软也还是按照老套路,发布了操作系统 Windows Vista,靠卖软件许可赚钱,偶尔操心一下远在中国的「番茄花园」、「雨林木风」。 Mac 业务一定程度上掩护了 iPod 和 iTunes,后者在音乐市场杀出重围。在 2007 年,iPod 与手机形态实现了融合,iPhone 诞生了。 在初代 iPhone 的发布会上,乔布斯将 iPhone 定义成:一部电话,一个 iPod,和一个互联网通讯工具。一个 iPod,所以用户可以通过 iTunes 管理手机中的音乐、视频和 app;一个互联网通讯工具,所以手机本身有一个远优于其他手机的浏览器。但很快苹果又推出了 iPhone 应用商店,彻底将 iPod 的商业模式践行于 iPhone,从此浏览器不再是互联网的唯一入口。 信息是战争的核心。传统互联网行业由于需要用户通过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所以当时的主要战场在于微软和 Netscape 的浏览器之战,以及谷歌和雅虎的搜索引擎之战。 有意思的是,安卓是谷歌收购来的,iPhone 发布的时候谷歌其实已经开始了他们的第一个手机项目「Sooner」。如果说苹果的计划是从 MP3 的边缘切入智能手机行业,形成苹果的手机业务生态,那么谷歌的计划则更符合移动互联网的本质——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谷歌搜索,用上谷歌的产品矩阵。谷歌需要绕开整个个人电脑生态,摆脱那里的浏览器和搜索引擎之战。 因为完全避开了 PC,苹果和谷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价值网络。在智能手机战线,苹果仍然做自己的封闭生态,谷歌的安卓系统从 2008 年第一次推出后也和苹果一样装有应用商店。手机「应用」,它带来的改变是,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变了。PC 时代信息高度集中在浏览器上,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由每个 app 独自分发。所以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更便携的信息传递,安卓降低了开发门槛帮助用户获得信息,因此应用商店、app 的重要性就更高。 核心还是信息。造成用户 PC 迁移过渡到智能手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在手机上,浏览器输给了 app。 应用商店创造了全新信息分发模式|Apple 总结来看,我们可以发现 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迁移的几个条件: 1、通信技术,没有 3G 以及后来的 4G 网络,智能手机无法满足人们的网络需求。 2、边缘入手,颠覆整个行业。绕开传统行业的价值网络,才能在成熟后实现突破。 3、更优的信息分发的渠道,利用迭代后的技术和产品,让用户更便捷地获取信息。 但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手机并没有完全推翻 PC,它是用户获取信息在方式和场景上的补足,而个人电脑依然是必要存在的。 空间感知互联网 总结上一次互联网重心迁移的历史之后,我们对当下正在发生的交替也便有了新的洞察。 第一,通信技术在 2007 年之后,即将迎来第二次迭代—— 5G 迫在眉睫。高速低延时的特点能够给消费者终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如前文提到,智能手机的创新疲软,其最重要的分发模式「应用商店」,近两年也备受「小程序」等新产品形态的挑战——新的分发方式或许能够颠覆「应用商店」的模式。 第三,智能手机普及后造成的数据爆发式增长,手机本身的处理能力已经捉襟见肘。我们需要使用新形态、新交互方式的个人硬件来应对处理那些海量的数据。 从智能手机相机和各种传感器捕捉数据,丰富个人使用体验的趋势来看,虚拟的互联网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反馈,必然成为未来个人用户的刚需。 时机已经成熟,互联网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空间感知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