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起”的国产 5G 旗舰手机
如今,随着相机的不断升级、5G 手机的落地、以及三星等 OLED 厂商制作工艺和产能的不断改善,曲面屏终于不是最贵的元器件了,但是其成本仍然不容小觑。三星 Galaxy S20 Ultra 曲面屏成本为 67 美元,约合人民币 467 元,由于三星手机的 AMOLED 屏幕都是自家的,因此其成本相比小米等友商要低了很多。 三星 Galaxy S20 Ultra 曲面屏 以小米 10 系列为例,该机搭载的 90Hz 高刷新率屏幕不但要负担高额的固定成本,还要负担关税、给三星的专利费、以及开屏费等等。而高刷新率的加入则间接导致了三星高品质 AMOLED 屏幕成本的继续增加,此前一加 7 系列发布之时刘作虎便表示已经给了三星 1 亿元屏幕定制费,而它的那块 2K+90Hz 高刷新率屏幕也的确表现出色。 第四,则是包括闪存在内其他元器件成本的增加。市场分析机构摩根大亨此前曾在报告中指出,5G 手机的闪存芯片成本将平均比 4G 手机贵 1.85 倍。此外,包括电容电阻和散热膜材在内的配件也会由于 5G 技术而进行升级,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 目前,三星 Galaxy S20 Ultra 的物料成本价格约为 528.5 美元,约合人民币 3687 元,相比上一代三星 S10+ 的 420 美元成本高出 1/4 以上,约为 108.5 美元。同样的,小米 10(12G+256G)的成本约为 440 美元,约合人民币 3070 元,相比小米 9 Pro 的 352.9 美元同样增长接近 25%。 因此,如果抛开研发费用、专利费、以及关税等费用不谈,光是物料成本的增长便已经直接导致了 2020 年高端 5G 智能手机的直接增长。 其他间接原因简析 如果仔细计算小米 10(12G+256G)物料成本和售卖成本的价格,我们就会发现如今的小米正如雷军所言正在摆脱 " 性价比 " 的限制。 小米 10(12G+256G)物料成本约合人民币 3070 元,而国内售价为 4699 元,可以赚 1629 元,尽管这其中并没有扣除专利费、研发费等其他费用,但是这个利润也要比曾经的小米旗舰机型赚得多,因此除了本身成本增加的直接原因,很多看不见的间接原因也正在推动着这波旗舰机型涨价的暗涌。 一直以来,智能手机中真正的高端机型都被三星和苹果这两家国际大厂牢牢把控着,一个是安卓阵营的常胜将军,而另一个则是凭一己之力对抗着整个安卓阵营。尽管华为已经早早地加入了这二者的梯队,但是从目前国际市场来看,华为自己的力量略显单薄,国产品牌高端市场缺失问题根深蒂固。 iPhone 随着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这一问题终于在 5G 时代初期顺理成章地被搬到了台面上,这个 4G 时代与 5G 时代的更替期无疑成为了国产手机冲击高端市场的重要机会,而成本增长也无疑是一个不错的 " 借口 "。 同时,国内市场的饱和也让各大国产厂商纷纷转向国际,但截至目前国产厂商仍然以中低端市场为主,高端市场鲜有建树。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一个共同目标或许是如何在 5G 时代分食苹果和三星更多的高端市场,让国产手机品牌撕去 " 便宜和国内 " 的标签。 而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高品质的高端机型成为了目前消费者购机的重要选项之一,如果想要极尽所能带来优秀的旗舰体验,性价比之下的成本控制便成为了最大绊脚石,这也是为什么雷军要放下对价格的限制。 OPPO Find X2 Pro 未来,高端旗舰手机市场或许便像雷军所说的那样,没有性价比,但仍然价格厚道。事实上,尽管目前国产 5G 高端旗舰机型看起来涨价很多,但是大多数机型仍然保持厚道的本色,只有少数产品价格增加幅度较大。 此外,如今这波冲击高端市场的价格增长也是对用户品牌忠诚度的 " 灵魂 " 考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国产品牌基于品牌忠诚度冲击高端市场的一次全新尝试。 然而相对的,目前的价格增长仍然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 5G 商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波价格增长或许会令一些用户继续保持观望状态,以等待的高端旗舰机型价格的下滑。最近,一份小范围的换手机预算调研报告显示,肯花五六千元换上一部国产手机的用户仍属少数,当然这份数据取样或许会有些片面。 说了这么多,问题来了,你会选择购买一款售价五六千元的国产手机吗?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