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台猎豹移动机器人揭示全民战“疫”商场众生相:武汉商场客流最高降幅94%
此外,德阳是一个特殊的案例。与其他城市更多部署在综合性商场不同,豹大屏在德阳部署的场景主要是超市,特别是当地最大的蔬菜超市,满足日常生活刚需,客流相对集中。因此我们也将德阳纳入其中进行对比。即便如此,德阳的数据在2月10日时也比1月20日增长了1倍。 将德阳与同为四线城市的宝鸡进行对比,更能发现,疫情期间,超市的热度远高过综合商场。 能够看到,主要部署在超市的德阳和部署在综合商场的宝鸡,数据大为不同。德阳的客流虽然也出现了较大的下降,但仍然保持一定流量。而宝鸡的部分商场则在1月28日之后暂停营业,不再有客流数据。 五、2月7号后宁波、长沙等部分城市商场回暖,防控仍不可放松 这场疫情防控之战短时间内难以结束,对商场的影响还会继续。但我们从一些大数据中还是发现了相对积极的一面。 数据说明:日场均客流(未排重)=营业商场总客流/营业商场数 我们选取了几个重点城市,宁波、成都、杭州、武汉、西安、郑州、重庆、长沙,将这8个城市春节后的商场客流数据进行了对比。可以发现,自1月25日(正月初一)至2月10日(正月十七),疫情防控最严峻的半个月中,商场的整体环境虽然继续趋冷,维持在低位,但客流相对稳定,甚至部分城市出现了一定的回温苗头。 比如宁波和长沙的情况: 数据说明:日场均客流(未排重)=营业商场总客流/营业商场数 此外,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在2月7日之后的数据也有抬头的趋势。 随着逐步的返程、复工,这个数据可能会有更积极的表现。猎豹全球智库也会在后续的报告中继续跟踪这一数据。 结语 时至今日,疫情防控之战仍在持续,疫情对线下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显现。 具体到商场,它要恢复往日的娱乐性繁华还需时日,毕竟当下人员密集、流动量大的商场依旧是防疫的关键场所。 不过,危机的另一面永远存在着机遇。在2003年“非典”后,中国迎来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17年,商场也由原来单一的百货店变成了如今线上线下协同,更加强调沉浸式体验的生活方式中心;可以说,如今面对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我们无论在信息技术、生活娱乐上都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当然,更重要的启示是,在本次疫情中,一些冲锋在前“不怕感染、也不会被感染”的疫情防控协作机器人,以及自带“大数据”功能猎豹移动“AiM商场豹大屏网络”,它们所代表的超前技术和商业变革,让我们看到人类在面临“黑天鹅”时,将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与主动权。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