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VR 技术帮韩国妈妈与去世的女儿再相见,网友:堪比《黑镜》,人能瞬间崩溃

发布时间:2020-02-15 06:22:0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量子位
导读:来源:量子位 一位韩国妈妈,在女儿去世 3 年后,终于和女儿在虚拟世界中再次相见。 她还看到了女儿生活的天堂,母亲的泪水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这本是韩国一部电视纪录片《遇见你》中的内容,韩国 MBC 电视台把视频上传到了 YouTube 上,4 天时间就获得了

最终患者的恐惧和逃避心理都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VR 技术帮韩国妈妈与去世的女儿再相见,网友:堪比《黑镜》,人能瞬间崩溃

外媒 Futurism 评价说:

过程可能并不简单,最终产品可能也不完美,但是我们现在拥有可以在 VR 中重现死者的技术,让他们的亲人感动得流泪。其影响是无法预测的。

不少网友也一样深受感动。

有人觉得,这是科技造福人类的一种表现:

VR 技术帮韩国妈妈与去世的女儿再相见,网友:堪比《黑镜》,人能瞬间崩溃

但也有人担心,女儿已经离去三年了,再让母亲看到这样的情景会受不了,造成更大的内心伤害:

VR 技术帮韩国妈妈与去世的女儿再相见,网友:堪比《黑镜》,人能瞬间崩溃VR 技术帮韩国妈妈与去世的女儿再相见,网友:堪比《黑镜》,人能瞬间崩溃

也有不少人想到了英剧《黑镜》中的情节:

VR 技术帮韩国妈妈与去世的女儿再相见,网友:堪比《黑镜》,人能瞬间崩溃

《黑镜》有一集的剧情,就是女主角的男友因意外去世后,她用男友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信息造了一个 AI 男友,还把他做成了和男友一模一样的实体机器人。

但最终,女主角还是走出了过去的阴影,将机器人男友束之高阁,走进了新的生活。

国内公司也有类似尝试

还原逝者音容笑貌的,国内也有科技公司做过尝试。

此前,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向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求助,希望借助 AI 技术和自己女儿的形象互动。

这位母亲名叫李杨,她的女儿陈瑾不到 15 岁就因病去世了。

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拿到了这位女儿生前留下的视频素材,开始用技术还原她的声音。不过,因为许多视频环境嘈杂,声音不够清晰,最终只用两三分钟的语音数据合成了女儿的声音。

另外,为了让 "AI 女儿 " 和母亲对话的时候更符合陈瑾本人的兴趣爱好特点,阿里的科学家们针对陈瑾感兴趣的吃播、大提琴、文具、咖啡、美食等领域进行了强化训练,让 "AI 女儿 " 的回话和陈瑾生前更像。

最后,当母亲李杨终于听到用女儿的声音朗读的女儿生前写的作文时,李杨说,这条音频开头的语气,和女儿几乎一样。

VR 技术帮韩国妈妈与去世的女儿再相见,网友:堪比《黑镜》,人能瞬间崩溃

另一家科技巨头百度,也做过类似的尝试。

在央视的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中,有一期是帮助 91 岁老兵袁林昌寻找 94 岁战友周国民。当年,周国民是袁林昌的排长,一直在战场上给予袁林昌鼓励和保护,多年来袁林昌一直思念自己的这位老排长。

然而当节目组找到周国民家的时候,发现这位老排长 2004 年已经离世了。

不过,周国民生前还留下了少量语音资料,于是,节目组请周国民的孙子代替爷爷写了一封信,百度大脑语音技术团队合成了周国民的声音。

在节目现场,AI 合成的声音读出了这封信。当袁林昌再度听到老排长声音的时候,眼中热泪盈眶,像周国民的照片惊了一个军礼。

VR 技术帮韩国妈妈与去世的女儿再相见,网友:堪比《黑镜》,人能瞬间崩溃

开源社区的贡献

这项技术如今已经不再触不可及,随着 NLP、语音合成技术的普及,只需亲人几秒钟的语音,就可以还原生前的声音,在加上语料资源,就可以像语音聊天一样和亲人对话。

Real Time Voice Clone 项目在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收获了 1.5 万星,还有一位 Reddit 网友正考虑用这项技术把患有渐冻症的父亲的声音永久保存下来。

科技背后的伦理争议

Jang 不是个例,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出失去亲人的悲痛。德国足球队守门员恩克就是如此。

恩克的女儿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于 2006 年去世,失去女儿的痛苦让恩克患上了抑郁症,即使在接受心理治疗后,恩克依然没有走出阴霾。

2009 年 11 月 10 日,恩克选择在距离女儿墓地仅 200 米的地方卧轨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 32 岁的生命。

Jang 说,她参加纪录片的制作," 是为了安慰失去像我这样的孩子,或者是失去了父母兄弟的人 "。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神经科学家 Michael Graziano 在去年 12 月的一次采访中说:

许多人可能不愿与已故的亲人交流,但是想要保留记忆本身并没有错误。既然知道这个人已经走了,那么就可以接受虚拟的等价物。这没有错或不道德。

但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这样的新技术手段,正在打破旧伦理。

如果利用新技术实现逝去之人的音容笑貌复现,也会导致在世之人可能陷入其中——不分虚拟和现实。这会就造成新的问题和挑战。

所以你怎么看这样的技术?如果人人可用,你会选选择使用吗?

参考链接:

http://www.ajudaily.com/view/2020020717514863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lTK8c4w0c

https://www.delltechnologies.com/en-us/perspectives/the-departed-communicating-with-lost-loved-ones-through-ai-and-vr/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