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马桶想阻止你「带薪拉屎」
而在亚马逊,工人的休息时间有明确规定。有报道指出,亚马逊的货仓工人会在垃圾瓶罐里小便,避免超出休息时间或是赶不上进度:在一栋四层楼的建筑里,一共只有两个设置在一楼的厕所,对于 1200 多名员工来说,走去厕所就得花上 10 分钟。 ▲ 图片来自 MEL Magazine 科技让监控「丝滑无感」 公司里的厕所是一个「灰色地带」。 正因为它是「公事」中的「私事」,涉及了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生理需求,对这个空间的监控才能引起特别热烈的讨论。 但在厕所之外,监控就停下了吗?当然没有,只是这部分我们讨论得更少。而在科技的加持下,监控的方式也越来越「丝滑无感」。 Gartner 在一份 2018 年的报告中指出,全球多个行业中,22% 的公司在收集利用员工行为数据,17% 企业监控员工工作电脑的使用数据,16% 的公司监控 Outlook 或日历数据。 ▲ 图片来自《经济学人》 从 MIT 媒体实验室出来的初创企业 Humanyze 制造内置 RFID 传感器、加速度计、麦克风和蓝牙的设备,尺寸就和一般员工卡差不多。这个「智能卡」能用于收集语音语调数据,加速度计能判断员工是坐着还是站着,而蓝牙则用于判断什么员工间产生了面对面沟通。 ▲ Humanyze 的「智能工牌」,图自 Archinect News Humanyze 强调,该设备对语音数据采样频率在 48 个样本 / 秒,只用于判断语音语调,而非谈话内容。 专营制作办公室家具和室内设计的 Steelcase 则为顾客提供一个「办公空间咨询」服务 —— 他们会「策略性」地在家具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控并分析一个办公空间的使用情况,反馈给雇主。 ▲ 真的连家具都在监控你,图片来自 Steelcase 而 Fitbit 这类大家都熟悉的可穿戴产品也被用于追踪员工健康状况,数据将和福利挂钩。据 ABI Research 预测,到了 2020 年,美国公司将采购 4400 万个健康追踪类设备。 更让人担心的是,科技产品现在对员工的控制已不只是无感记录数据,甚至已经逐渐开始起决策作用。 今年 4 月,The Verge 获得的一份公开文件指出,亚马逊的 AI 管理系统不仅可实时追踪所有人的工作进度,计算员工「非工作」时间,甚至可以「绕过管理层,自动生成关于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警告或是解雇员工」。 ▲ AI 是你老板已经成为现实,图片来自 The Stranger 去年年底,CNBC 一篇专题报道指出,智能语音助手也在逐渐进入职场。和过往的技术监控不同的是,语音助手不仅能记录员工在说什么,同时还正在往理解员工情绪的方向发展。 Cogito 的顾客主要是医疗、银行和保险公司,它们的 AI 助手能「协调」电话客服。当 AI 发现员工讲话太快或打断顾客时,会提醒员工;遇到情绪激动的顾客时,AI 还会指导员工该怎样处理。 我们和虚拟助手间的交互将越来越像人和人间的交流。办公室里的员工都能获得一位个人行为助理。科技将变得无处不在。 Cogito 的 CEO Josh Feast 说。此外,Feast 表示以后还能结合穿戴设备获得的员工体征,更准确地判断员工的身心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工作。 ▲ 图片来自 The Daily Dot CNBC 的报道指出,科技巨头如亚马逊、苹果、微软和 Google 旗下的智能语音助手也开始推出了针对企业的应用,智能语音助手未来在职场的应用将越来越广。 近乎一切的监控产品,都冠着「提高生产力」的名号,但却没人拿得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明。反倒有不少数据指出这些监控会对员工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激发员工负面情绪,促成「反监控」策略。 而语音助手过往的安全隐患「前科」却让人不得不警戒它们将带来的危害。更糟糕的是,现有个人隐私保护法例无法应用于企业员工。 在职场上,近乎所有消费者隐私保护条理都能(签约)免除。 某个程度上,雇主其实也知道有风险 —— Accenture 一份报告指出,62% 的企业高管表示自己的公司会收集员工数据,其中少于 1/3 的人对这些数据的安全性表示有信心。 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要提高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创造一个能让他们进行深度思考的环境。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