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场中奔跑 科创板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注册获批
与此同时,公司还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重点项目以及上海市发改委、科委和经信委项目,如面向文化娱乐领域的大型“互联网+”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上海市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基于异构架构的大型人工智能云端计算平台等。 此外,公司还在厦门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中作为“安全屋”技术的提供方成功支持了比赛平台、比赛硬件和数据保障等工作,并与美亚柏科、市民数据一起成立了厦门本思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厦门市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有云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处于持续增长期 除自身亮点外,UCloud所处行业本身还拥有巨大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 首先,云计算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拥有政策的支撑。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云计算的发展。 2017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到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涌现2到3家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中具有较大份额的领军企业; 2018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智能+”,并明确指出2019年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都需要有海量的技术能力和大量的数据作为训练支撑,因此都需要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之上。 其次,从相关数据来看,我国的公有云市场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Gartner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058.00亿美元,较2017年的2,602.00亿美元增长17.52%。根据Gartner预计,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4,114.00亿美元,2016年至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6.99%。 (数据来源:Gartner,UCloud招股书) 而在全球公有云市场中,中国公有云市场增长最快。 (数据来源:IDC、UCloud招股书)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同比2017年增长66.82%。未来几年随着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基数的不断扩大,增速有所放缓,但根据IDC预计,到2021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仍将保持33.64%的高增速,美国、欧洲等地区的增速则保持在20%上下。 最后,给出估值方面的一些建议: 由于云计算行业的特殊性,以短期内企业的净利润、净现金流口径等进行估值可能会模糊对企业市场空间和盈利能力的评价,从而造成估值偏低。且从以往案例看来,在投入期结束后,公司的硬件投入、研发投入、销售费用均会得到大幅改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可以维持在较好水平。因此,对于目前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UCloud而言,我们建议给予适当的估值溢价。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