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智能音箱只能站在音质鄙视链末端 华为Sound X用好音质终结偏见
在试听了我熟悉的流行歌单、古典音乐歌单和民乐歌单后,发现Sound X除了在低频上的优越性外,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大多数智能音箱由于控制能力和硬件质素的原因,其中高低频都是混成一片,拖泥带水,毫无声场可言。而Sound X在低频和中高频的控制上可谓出色,除了像低频的下潜、中频的圆润温暖、高频的高解析而不刺耳等Hi-Fi基本条件外,它还表现出了对声音极佳的控制性和分离度,即使是多种乐器同时演奏时,也不会混作一片。如果把Sound X的声音比作演绎,大部分智能音箱只能称作“发声”而已,可以说,Sound X是迄今为止屈指可数的,能让我认真欣赏音乐的智能音箱。 为了做对比,我将Sound X与经典的书架式Hi-Fi音箱的代表之一惠威M200KIII做了对比,Sound X在低频的力度和掌控度甚至还要好于M200KIII,在对人声起决定性作用的中高频上,两款音箱也体现出了细腻的解析力,我认为Sound X跟经典2.0Hi-Fi音箱相比,只是因为是单只结构所以在声场塑造上略微吃亏。但Sound X也可以由两只构成立体声组合,其声场表现值得期待,本次评测由于仅收到了单只Sound X,所以无法对两只Sound X联合工作的效果进行实际验证和评价。 此外,Sound X智能音箱的身份,也赋予了它诸多的便捷性,比如只需要把把手机靠近,一碰即可把正在播放的音乐通过音箱播放。6个定向拾音的麦克风,也可以随时响应你的命令,随时听想听的音乐,或者控制智能家居。这些都是智能音箱的基本功能,暂且不表。 智能只是加分项,音箱的发展最终还是回归音质 Sound X的音质表现,让它无需过多地吹捧自己的外形、设计甚至是智能等常被提及的宣传不符,用户只需要听见它,就会被它征服。1999的售价,虽然超过了绝大多数的智能音箱,但是只要对比其他智能硬件的售价,就会发现1999其实并不是昂贵的价格,只是过去智能音箱给人的印象,就应该是低价。 近几年,智能音箱的发展正在逐渐偏离本质,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争夺入口,智能音箱的价格越来越低,从数百元到数十元,它更像一个物联网设备,而非一个音乐回放设备。对于那些百元级,轻飘飘的塑料音箱,也就只能“听个响”而已,因此只能大肆渲染其语音操控、AI智能等,其实是本末倒置,试问如果听都听不舒服,再智能的语音操控又有何用?最终就只能沦为一个遥控器罢了。 大量类似的产品的出现,让音频领域的整体音质在不断退步。而从整个声音的链条来看,像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客户端的音源条件越来越好,CD级音质的音源不再难得。当用户的音源的条件越来越好,音箱作为输出的最后一环,反而不断退步,成为了最大的瓶颈。 当5G时代到来,音源的体积将会更不敏感,相信很多直播也会采用更高的码率来传递声音,高品质声音的时代会全面到来。这种情况下,用户对音质的需求将会觉醒,而智能音箱的竞争,势必会在已经趋同的智能化上,开辟音质新战场。 华为Sound X虽然只是第一代,但是在音质上,已经将智能音箱的标准大大提升,已经有和过去两三千元2.0 Hi-Fi音箱比肩音质的资本。在好声音的前提下,华为又融合了智能音箱的基本要素,它可以受益于华为手机的相融性和便捷性,以及华为Hi Link智能互联生态的融合,其连接和使用的便利性是其它Hi-Fi音箱无法比拟的。 所以,华为Sound X的出现,其实是历史趋势发展的必然,也是技术累积后的必然,它代表了一个新的分支——Hi-Fi级智能音箱。在过去,所谓的“木耳”用户越来越多,是因为受音源、播放设备所限,用户如果不通过现场的AB测试,在劣质音源和设备的影响下,对好声音的敏感度在不断的麻木。当新时代到来,高品质音源易于获得、不再稀缺,智能音箱也进入音质竞争的趋势,多重熏陶之下,相信“金耳朵”也会大量出现,对音质的高要求,也会像如今用户对智能手机屏幕、拍摄、速度的高要求那样,变成普遍现象和更加理性的消费观念,而智能音箱除了诸多的智能特性之外,也将重回到注重音质的正确之路。 Hi-Fi化将是未来智能音箱的一个重要产品分支,让我们能在智能时代重新找回好声音应该有的纯净、感染力与心灵共鸣。请远离那些在音质上粗制滥造的所谓“电子潮品”,重新回到对好音质的朴素追求。在我看来,一款音质优秀的音箱,并非冰冷的电子器物,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我们的审美和品位,是可以抚慰心灵的精神伙伴。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